腿麻木中医治疗特效方 宝宝疳积中医治疗特效方------四缝穴


        小儿疳积,又称疳证,现代医学称营养不良。是小儿常见的一种慢性消化性疾病。各年龄皆可罹患,尤以1-5岁小儿为多。

    【病因】多因禀赋较弱,喂养不当,或饮食不节,姿食肥甘,损伤脾胃所致。或由积滞、厌食,或病后失调,或为药误发展而成。“疳皆脾胃病,亡津液所作也”。脾胃内伤,百病丛生。疳积的形成,

    【症状】进行性消瘦,全身虚弱,面黄发枯,食欲欠佳,嗜食异物,甚则腹部胀大如箕,青筋暴露,生长发育缓慢等。

    【疗法】

    取穴方一:分2组。一为四缝穴;二为足三里、百虫窝。病久体弱者配脾俞、胃俞。

    方法:1组穴(四缝)用粗针点刺四缝穴,挤出黄粘水和血液。2组穴用毫针刺,足三里用补法,百虫窝用泻法。配穴用艾条悬灸。每日或隔日1次。

    主治:小儿疳积。
   
    取穴方二:四缝穴(双)。
    方法:用捏紧放血法。在严密消毒下,以21-33号注射针头在左右手的食、中、环、小四指掌面的第一与第二指节横纹中央(避开静脉),按患儿的肥瘦不同,直接刺入2-3毫米,继用手轻轻挤出黄色液体或血液,随用消毒棉球拭去,直至不再挤出液体为止。隔日1次,4次为1疗程。

    主治:小儿疳积。

    取穴方三:取2组。一为四缝穴(双·包括上、下四缝);二为足三里、脾俞、胃俞、内落枕(劳宫穴上一横指、食指与中指缝处)。切取双侧。

    方法:1组穴用捏紧放血法,常规消毒,用三棱针在双侧上、下四缝穴点刺,挤捏出黄色粘液和血液。2组穴用毫针刺入,得气后出血,不留针。每日1次,3-6次为1疗程。

    主治:小儿疳积。

    效果:治疗1455例,经治1-2疗程,痊愈(食欲睡眠恢复正常,无哭闹,精神振作,脸色红润)1210例,好转(食欲增加但未恢复正常,急躁吵闹口渴症状消失者)220例,无效25例。总有效率为98.3%。本组病例均经随访1年。

    取穴方四:四缝穴(双侧)。

    方法:用捏紧放血法。常规消毒,用0.5寸或1寸的毫针(男先左后右,女先右后左)对准穴位快速点刺,然后挤出少许黄白色液体或淡血水,或白色颗粒状物,然后再用75%酒精棉球消毒局部。3日1次,3次为1疗程。
    主治:小儿疳证。

   
    取穴方五:四缝穴(双)。

    方法:用捏紧放血法。将患儿两手洗净,由家属抱坐,胸前持住手臂勿使乱动,术者用左手捻住患儿手指,掌心向上,使四缝穴暴露在外,局部消毒后,右手持三棱针快速在四缝穴浅刺,挤出浅红或黄白色透明粘液,用消毒药棉拭净,不必包扎。同时贴神阙:方用治肝理脾丸加减:神曲、麦芽各10克,木香5克,蚕砂10克,芦荟5克,胡黄连、芜荑,雷丸各10克,吴茱萸5克,藿香10克,陈皮、苍术、五谷虫各5克。共研极细末,备用,每服药末3克填入神阙(肚脐内)。上药先消毒,上后以胶布贴敷防药粉外漏。每7日治疗1次,3-4次为1疗程。治后1个月复查。l

    主治:小儿疳积。
    取穴方六:手掌中指第一指节掌指横纹与关节纹间分为三等分。在上2/3与下1/3连接点处(双)。

    方法:用捏紧放血法。用三棱针在上述指缝点刺,以挤出血水或黄色粉液为度。4日1次,15次为1疗程。
腿麻木中医治疗特效方 宝宝疳积中医治疗特效方------四缝穴

    主治:小儿营养不良(疳积)。

    取穴方七:四缝穴(双)。
    方法:用捏紧放血法。用三棱针在四缝穴点刺,并挤出淋巴液及血液适量。3日1次,5次为1疗程。

    主治:小儿疳证(营养不良)。

    取穴方八:大鱼际肌内侧边缘与沿伸掌并拢的食指、中指间引线交点处。

    方法:用切割放血法。以小手术刀在上述部位切割,待伤口有血渗出为度。敷料包扎即可

    主治:小儿疳证。

    取穴方九:取2组。一为四缝穴(双);二为中脘、足三里(双)。

    方法:1组穴用捏紧放血法。用三棱针在四缝穴点刺,并挤出少许淡血水和黄白色粘液,3日1次,5次为1疗程。2次穴用毫针刺入,用平补平泻法,或虚证针后加灸,实证用泻法,并配合敷脐。

    主治:小儿疳积。

    附记:临床中常配合敷脐法。方药是:一为自拟三积散:阿魏(炒)、没药(去油)、乳香(去油)、桂心、苦楝根皮(虫积倍量)、焦三仙(食积倍量)各6克,丁香、槟榔各2克。共研细末,备用。每取药末适量,填满肚脐,并以纱布包扎固定。每2天换药1次,至愈为度。本方适用于食积、奶积、虫积等诸积证。二为笔者家传秘方治疳散:党参、黄丹、茯苓、白术、制厚朴、槟榔、山渣、麦芽、神曲、陈皮、益智仁、木香、砂仁、怀山药、莪术、使君子、川楝子肉、胡黄连、芜荑各等分。上药用麻油熬煮至干,研成细末,用黄丹收,贮瓶备用。每取适量敷于患儿脐孔内,外以纱布包扎固定,每天换药1次,至愈为度。本方适用于干疳病虚中有积。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22251/716680133918.html

更多阅读

神奇的中医治疗胃病方 治疗胃病的很苦的冲剂

作者:中医兴中国兴有不少上了一些年纪的朋友不幸患上慢性胃炎胃溃疡这样的胃病,经年治疗,还是不能得到痊愈,这是为什么呢?可以这样说,现代的人得了一些病,首先找的是被称之为现代医学的西医,当然啦,西医检查的那一套是令人不能不信服的,说你胃

脾肿大中医治疗最佳方 脾肿大的危害

脾肿大临床治疗由于引起脾脏肿大的病因甚多,所以遇脾脏肿大的患者时,应结合患者的症状及其体征,积极寻找原发病,治疗上无疑应针对原发病治疗。若患者临床表现脾脏肿大,伴有一种或多种血细胞减少,而骨髓造血细胞呈增生表现,则可称之为脾功能

国家级老中医治疗肝病方 太原治疗肝病的中医院

专家:国家级名老中医,鼓楼中医院原院长陈文伯陈老认为治疗肝病不能只治肝,而是应该同时注意肾和脾的调养。这样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这就是中医“肝肾同源,肝脾同治”的治疗理念。“肝肾同源”是指肝肾的结构和功能虽有差异,但其起源相

中医治疗房颤的妙方 6个中医妙方治好感冒

爱华保健知识配图   中医治疗感冒方一  制法:用料10克,葱白15克,白萝卜150克,红糖20克。服后微出汗,既可明显减轻症状。  功效:温中化痰。主治感冒畏寒、咳嗽痰多。  中医治疗感冒方二  制法:用料10克,生姜10克,陈皮12克

声明:《腿麻木中医治疗特效方 宝宝疳积中医治疗特效方------四缝穴》为网友死膈应你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