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调查,在我国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中,有骨关节炎病的就占据了60%,75岁以上有此症状的占了80%。世界卫生组织预测2025年全球患骨关节炎人口将超过8亿,仅次于心血管疾病。骨关节炎又被称为“不死的癌症”,是危害健康的第三大杀手。
骨关节炎又称骨关节病,退行性变关节炎、增生性关节炎、老年性关节炎等。它是由关节软骨退行性变所引起的关节疼痛和关节功能障碍,是老年人中常见的一种疾病。骨刺、骨质增生、颈椎病、髌骨软化、腰椎病,由于腰椎间盘退行性变所引起的间盘突出都属于骨关节炎的范畴。
骨关节疾病的发病与关节软骨的破坏或受损有着直接的关系
人体正常关节由软骨、关节囊膜、关节滑液和韧带等所组成,软骨可以保护关节,避免骨头的磨损。软骨随着人年龄的变化,由于代谢异常、磨损、老化等原因产生病变,进而引发骨关节炎。
重视关节发出的关节炎信号,早防早治
信号一:关节疼痛
通常开始时为轻至中度的间歇性痛,疼痛多在活动时发生,休息后可缓解。如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的疼痛多在负重或上下楼时突出。休息痛或夜间痛是炎性阶段最明显的特点。
信号二:关节活动受限
早期仅在晨起或久坐后感觉关节活动不灵便,稍微活动后就可以缓解。随着病情进展,上肢关节炎患者可能感到穿衣、梳头、拿碗筷等动作难以完成;而下肢关节炎患者从座椅上起身、站立及行走均感到困难。
信号三:关节肿胀
握拳不紧、下蹲困难、戒指脱不下、手表戴不上、穿不进旧鞋等,都是明显的关节肿胀。
信号四:活动时有响声
关节软骨退化、剥落,会使软骨下的骨质暴露。当关节活动时,两端软骨下的骨头裸露,互相触碰时会发出声音。
健康小贴士: 科学的饮食起居有益于骨关节保护
坐:尽量不久坐,多起身活动。若久坐后双膝发僵,在起立前可轻轻地摆动几下腿部。
睡:应避免长期伏案。睡眠时应用高度适当和符合颈椎曲度的枕头。腰椎受累者可睡硬板床。
食:超重者宜控制饮食,减轻体重,以利于减轻关节负重。平时应多食富含钙和胶原蛋白质的食品。
动:避免关节剧烈活动和过度负重,以减少关节的反复损伤。如髋关节或膝关节受累者,应避免过久站立、跑步、打球或长距离步行等。
穿:注意保暖防潮,穿较有弹性的鞋子,用适当的鞋垫。穿戴护膝或弹性绷带,对保护膝、髋等关节十分有益。
如何防治骨关节炎?
人过中年,几乎人人都会发生关节病变,只是发病时间早晚、病情轻重有别。所以,我们必须改变“摒一摒、熬一熬,一会儿就会好”的观点,及早在日常生活中做好关节养护。
目前国际流行的新一代的“复方氨糖”,是一种由硫酸软骨素科学配比的氨糖。氨糖修复受损软骨,消除炎症;硫酸软骨素来配合锁住养分,输送养分,滋润关节,从而保持和巩固软骨的修复成果。国际医学界认为,氨糖与硫酸软骨素的科学配比是根治骨关节炎最有效的手段。
氨糖又名“葡萄糖胺”,广泛存在于软骨、肌腱和韧带组织中,具有修复软骨、提高关节滑液粘性的作用。人体合成氨糖能力最强的年龄是在18~25岁,自身合成的葡萄糖胺从30岁开始逐渐减少;45岁后葡萄糖胺含量只有18岁时的18%;而关节磨损又增加了葡萄糖胺的需要量。
氨糖主要存在于甲壳类动物的外壳中,日常饮食不易摄取。对于需要改善关节软骨损伤的患者,临床推荐葡萄糖胺的摄入量不少于1500mg/天。因此,外源性地补充氨糖,对于老年人的“关节养护”尤为关键。
硫酸软骨素具有明显的亲软骨性,可以优先进入软骨组织;具有很强的吸水性,能将水分吸收到软骨中,使软骨变厚,缓冲行动时的冲击和摩擦;同时能增加关节滑液的量,润滑关节。临床研究表明:硫酸软骨素缓解关节疼痛的效果与消炎镇痛药物(如双氯芬酸)的作用相当,但比药物更安全,没有副作用,便于长期使用。
爱华网 www.aIhUaU.com欢迎您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