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式太极拳刘积顺视频 刘积顺的教武式太极的要领

  学太极拳的人有很多种,我这里只是针对将太极拳当作艺术和哲学来追求的讲的,而不仅仅只将太极拳作为健身的手段。
  既然太极拳要练的是意识支配下的从混沌到清晰的变化,练的时候自然要内省这几种状态的感觉。先是要练静态的感觉。再练动态的感觉。再练感觉的运用。最后是随心所欲。
  对初学者,那该怎么练呢?先从站桩入手,再单练,同时练套路,再练打手。
  (一)练站桩就是练静态的感觉,求静中偶动的感觉。练混沌到清晰的感觉。要练到全身筋、肉松、软,有弹性;各大、小关节之间的间隙清晰。
          (无极桩)
  (刘积顺老师,陈仁杰老师所传)
  两脚分开与肩平宽,脚尖可以略分开也可以不分开,两膝微曲,整条腿成一弓,膝盖不用力。其余以自然舒适为度。
  双手自然下垂,五指自然伸展,置大腿两侧。腋下空开,整支手成一弓。
  头顶似有一绳子将人吊起,全身的肉松松的往下挂,骨头从脚底一节一节往上长,
  身上其他要求如身法八要所述。躯干成一弓。
  初学者先不管呼吸,呼吸自然就行;意念也先不守,自由思想;到一定程度就慢慢会理解了。
  (二)单练可以将套路中综合性的动作单独拿来练,也有专门的训练动作。是练动中求静的功夫。练清晰到混沌的感觉。
        (撒放)
  (刘积顺老师,陈仁杰老师所传)
  两脚分开与肩平宽,脚尖可以略分开也可以不分开,两膝微曲,整条腿成一弓,膝盖不用力。其余以自然舒适为度。
  肩背一片沉至脚跟,支配双手抬起与肩平,掌心朝下。再松沉一次,从远处将手抽回,手成一弓,掌心朝前,置于胸前。再松沉,从脚跟上来,将手逼出,手仍是弓。反复动作。
          (起,承,开,合)
  (刘积顺老师,陈仁杰老师所传)
  见郝少如著《武式太极拳》第31-37页,人民体育出版社 1992年4月第1版。
   (松身五法)
  (黄性贤老师所传)。
   (纯阴纯阳)
  (徐奇老师,陈仁杰老师所传)。
   (三)套路是将站桩的感觉和单练的体会融合在一起,使之贯通的练法。练时无对手,心中要有对手。
  各式太极拳都有自己的套路,各式都有自己的特点,每个人根据自己兴趣练自己喜欢的式样。只是注意:太极拳不在样式而要内在。
           练套路就要象和对手在对练一样。
   (四)打手是学太极拳必修的课程,没有打手,不成太极拳,当然,没有内在就更不是太极拳。
  打手是一定要跟老师学的。在此无法说明。

武式太极拳刘积顺视频 刘积顺的教武式太极的要领

  其实,学练太极拳除了极个别天才外,一定要跟老师学。站桩,单练其实是在老师的身上摸出来的。打手就更不用说了。
  上面所说的,只不过是个程序罢了。要真想练好太极拳,首先要找到好老师,其次老师还要肯教,再次自己要下苦功。
  每日1-2小时,坚持3-4年,(当然要按照老师的内在要求去做)那么应该是会懂得太极拳了。太极拳按我的观点是不能速成的,必须下苦功。它是一种内省的功夫,没有一定程度的练习和体会,是很难理解的。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22551/937802679814.html

更多阅读

武式太极拳内功捷要 王培生内功心法太极拳

从武禹襄、李亦畲整理、编撰了“老三本”《廉让堂太极拳谱》后的一百多年时间里,经武式太极的门人郝月如、阎志高等前辈的不断完善和创新,武式太极拳的理论已经成为各式各派太极拳的修炼指南。不过“老三本”之后的太极拳理论多散见在

杨式太极拳老六路修炼要诀 杨式太极拳老六路视频

无”的运用意气原则方法应互参。老六路的内功理法内容的理解 肘沉腰圈有利于周身齐动,以免脆弱的腰直接迎敌。祝大彤亦认为一般杨式太极拳一味注意以腰带动肢体,很容易将腰暴露在一线,危险。故老六路大部分动作是肘沉腰圈、肘领腰转,是

声明:《武式太极拳刘积顺视频 刘积顺的教武式太极的要领》为网友厚颜无耻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