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宋徽宗是怎样的
历史上的宋徽宗是宋朝第八个皇帝,他是艺术家皇帝,不爱江山,酷爱书画。在中国的历史上,历代学者对宋徽宗的评价可谓是毁誉参半。政坛上的人对宋徽宗的评价是无能的亡国之君,而在文坛之上他则是一位一流的书法大师,他的“瘦金体”与“花鸟画”受到各朝各代的文人的推崇模仿。
宋徽宗剧照
宋徽宗在执政上最大的错误就是特别相信蔡京,他几乎是将蔡京当做自已的偶像来看待的。他并不是不聪明,在文坛上能有如此高的建树的人,智商绝对是正常值水平以上。他对蔡京的崇拜就像是现在某明星的“死忠粉”一样,偶像做什么都是好的都是对的,所以他对蔡京的所作所为视而不见。正是他的这种行为,使得以蔡京为首的北宋六贼行事猖獗,导致民不聊生,百姓策反,最后在靖康之乱中丢失了国家的主权。
他原本就不想当皇帝,但是在受当时儒家的“正统说”的影响下,皇位是父死子承、兄终弟继的。明明想要在江湖上过着逍遥自在,且听风月的生活,却在宫城内过着三令五申,循规蹈矩的生活,他的内心其实是抵触的。既然做了这个皇帝,他索性利用皇权之便,发展他的爱好,他广泛收集民间书画,并且还在全国内推行他的字体,鼓励文人进行书画创作,这也是为什么北宋时期的书法绘画是整个古代中国的巅峰之期。
宋徽宗后妃有多少
宋徽宗是何人想必大家都知道,生于公元1082即元丰五年,从小出生高贵,自然养尊处优惯了,渐渐地便成了浪荡不羁的样子。宋徽宗后妃人数之多,恐怕着实让人眼红。据史料记载,在靖康之难时,简单统计了一下,有封号的妃嫔女官有143人,没有封号的竟然有504个。
宋徽宗赵佶郑皇后画像
宋徽宗从小对诗书画方面都有浓厚的兴趣与天赋,但凡在艺术方面有所造诣之人,在情感方面总会有些浪荡,更不用说高高在上的宋徽宗赵佶。随着年龄的增长,赵佶越发迷恋女色,后人甚至称他为“青楼天子”,但凡有些姿色的歌妓几乎都与他有染。宋徽宗的结发妻子是王皇后,但不得宠,年仅25岁的王氏便病逝。当时较为受宠的是郑氏和王贵妃,两人原本都是向太后的押班。
郑氏有才华,常伴君侧,可以鉴赏徽宗的诗书画,因此徽宗赵佶尤为宠爱郑氏,后册封为皇后,直到靖康之难后,52岁的郑氏病死于五国城。除了上面的王皇后与郑皇后外,后宫中还有三位皇后,但都是死后追封的。大小刘氏二人与韦氏也十分受宠,话说大刘氏,虽然出身低微,但长相确实美艳,只可惜不久就去世。大刘氏曾经在自己的院子里种植了几株芭蕉,说等芭蕉长大,她恐怕就见不到了。两天过后,大刘氏病重,徽宗探望时,她已经去了。至此,徽宗实属悲痛,特将大刘氏的故事编成诗文。
然而,自古皇帝多薄情,大刘氏去世不久,徽宗便认识了小刘氏。小刘氏会化妆,每天都给徽宗带来新鲜感,遂,得宠不已。韦氏曾为郑皇后的侍女,是赵构的母亲,靖康二年赵构称帝,韦氏被尊为皇后,公元1159年80岁的韦氏薨。
宋徽宗的楷书千字文
宋徽宗瘦金体书法作品流传下来的还算不少,《楷书千字文》就是其中一份。这份楷书千字文,是宋徽宗赵佶在崇宁三年(公元1104年)的时候书写赐给童贯的,童贯是北宋六贼之一生性巧媚,是出了名的奸臣,当年宋徽宗只有二十三岁,就可以写出这卷流传后世的千字文了。
宋徽宗楷书书法图
这卷千字文朱丝界栏,素笺本,有三十点九厘米长,三百二十二点一厘米宽,每一行有十个字,前后大概有一百行,一个字就有一寸大小。这一卷书原来是清宫的旧藏,著录于《石渠宝笈初编》,现在大家可以在上海博物馆看见。这卷书是赵佶用他独创的别具风格的"瘦金体"书写的,字体匀整而又峭拔,给人清爽润朗之感,筋骨纤细又充满力量,而且飘逸灵动,是真正的“铁画银钩”。
现在很多人还会临摹他宋徽宗的千字文,也是因为这本楷书的千字文相比草书之类更加适用于现代文字。练好了楷书基本就可以写的一手好的硬笔字了。在不用毛笔的现当代,草书、隶属只能当做艺术来欣赏或研究,已经不具备一些使用价值了,虽然一些书法大家的作品仍然能够拍出天价,那也是一些富豪文豪们用来收藏。而楷书是最接近我们今天使用的字体,就算年代久远不懂书法也能看的懂。说到这个就不得不说草书,基本不懂书法的人看见草书就是一堆胡乱写的符号。宋徽宗的楷书千字文既具备了使用价值又极具欣赏收藏价值。
宋徽宗的一生经历
宋徽宗的一生可以说是错位的一生,他是北宋的最后一位皇帝,爱好风流,但是他的骨子里是文人的血液,他的文艺天赋很高,尤其以书画出名。如今我们使用的“仿宋”字体,就是由他的瘦金体衍生而来的。
宋徽宗剧照
宋徽宗的一生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因才华继位,以书画传世,因玩乐而丧国。按照当时的社会传统来说,宋徽宗是不可能有机会登上帝位的,但是不知是他命好还是命不好,他的哥哥哲宗死了,后继无人。而在哲宗去世之前,他的好几位兄长也都已经不在了,而在剩下的众位兄弟中,以他的才华最盛,品行最好,且在神宗的十几个孩子里,宋徽宗赵佶与宋哲宗的关系最为要好,而他又深受当时掌权的向太后的喜爱,于是就这样他登上了帝位,成为北宋的第八位帝君。
他不是一个好皇帝,在政事的处理上懒散怠慢,他将所有的时间都用于书法绘画之上,每日在书房之内研习书法字体,绘画技巧,欣赏众多名士的书画。在他长久的练习之下,他也写的一手好字,画得一手好画,并且以书画在中国书画界留下了不错的名声。但是他太沉醉出这种极具文艺色彩的人生之中,忘记了他是一国之君,他身上承担的不仅是他一人的喜恶,整个大宋百姓的生活都掌握在他的手上。但他沉迷书画,不理政事,放任手下官员为虎作伥,欺压百姓,直接导致了宋江等人的方腊起义。
方腊起义给北宋朝廷造成了不小的打击,但他在宋江等人归顺后却不思军队建设,反之将宋江等人一一害死,军中无人,整个北宋帝国在靖康之难中毁于一旦,而他最后也不得善终。
谁是宋徽宗转世
说到宋徽宗转世,大家就有疑问了,到底谁是宋徽宗转世?为什么被称为宋徽宗转世呢?总是有很多人将宋徽宗与金章宗放到一起说,而金章宗在诗书画上的造诣简直是宋徽宗的翻版。于是,金章宗成了大家眼中的宋徽宗转世。
金章宗画像
要说这金章宗完颜璟,他出生于公元1168年,是金国王朝的第六位皇帝。而金章宗确实是个人才,虽然在书法、音律上都很精通,甚至是也很爱美人,但金章宗却不是亡国皇帝。为什么说金章宗是宋徽宗转世,大概有这样几点原因:
首先,两位都精通音律,宋徽宗在世之时最喜爱的是由唐代雷威制作的“春雷”,而这把上好古琴随着北宋王朝灭亡落到金章宗手里,章宗对此琴甚是喜欢,整日形影不离,甚至临终前还要求此琴陪葬。
其次,金章宗极其宠爱一位李姓女人,名叫李师儿。可能大家对宋徽宗宠爱的李师师还有印象,但看完这两位女人的名字,只能用“雷人”形容了。
最后,必须要提的是金章宗的书法。他所写得“瘦金体”与宋徽宗笔下的字几乎可以以假乱真。在大家都以为某字帖是出自宋徽宗笔下时,实际上却是出自金章宗,《女史箴》就是最好的例子。
其实,在大家都说金章宗是宋徽宗赵佶的转世时,忽略了金章宗对宋徽宗的崇拜。北宋灭亡时,宫中所藏书画等珍贵藏品皆被金人所虏去,其中就包括宋徽宗的作品,金章宗对这些可以说是爱不释手,甚至还高价收购宋徽宗使用的苏合油烟墨。
写生珍禽图宋徽宗的作品
《写生珍禽图》是北宋第八任皇帝宋徽宗赵佶创作的一幅花鸟画。宋徽宗在书画之上造诣颇高,他酷爱绘画,尤爱花鸟,并且还自创了一种画体“院体”。如今他传于世的画作仅有20余件,其中还包括宫廷画师的捉刀之作,《写生珍禽图》则是被鉴定确认是他的亲笔画。

写生珍禽图
《写生珍禽图》是宋徽宗花鸟画当中典范之作,全以水墨铺展而开,笔调简逸朴质。他对景写生,将鸟儿停栖在树上的各种不同的姿态活灵活现的表现了出来,无论是禽鸟还是花草,都各具神韵。宋徽宗在画鸟儿的时候,在禽鸟的头部和尾部以浓墨渲染而出,而身子部分却是用笔轻擦,突出了鸟儿身上蓬松的羽毛,使得禽鸟更具灵韵。而且他还根据不同鸟儿的特征,将花草也画的不尽相同,花草是完全根据鸟儿的习性来决定,他在花草的处理上,笔墨也不重,仅寥寥几笔就将花草画得具有生命力。
《写生珍禽图》总共分为12段,每一段的接缝处都有宋徽宗的双螭印,总共有十一方。而因此可以判断为是宋徽宗的亲笔之作。2002年的时候,《写生珍禽图》从国外回转到北就,当时以2530万元的价格成交,创下了中国绘画拍卖成交历程上的世界纪录。而七年后,2009年它再次重磅登场,这次以6171.2万元的价格成交。有的时候画的价值不在于本身,而在于创作它的那个人。宋徽宗的这幅《写生珍禽图》能以如此之高的价格成交,与宋徽宗本身的传奇故事也有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