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西坡
成也鸡汤 败也鸡汤
“朕为什么坚持要开办这个京师大学堂,就是希望在座诸君能够破除我们心中之贼,以国家强盛为己任,不骄狂,不自卑,正视现实,发愤图强。”“这第一个贼就是伪善!”“这第二个贼,就是守旧。”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分党委书记于丹老师认为,上面这段话是光绪皇帝在京师大学堂开学演讲中讲的。她进而提醒她的358万微博粉丝:“2015年的中国真的强大了,但我们的大学生破除伪善和守旧了吗?”
多么深刻,多么犀利,这就是以史为鉴吧,这就是读史使人明智吧。然而可惜的是,历史并不配合历史发明家。于丹引用的《震惊:看光绪皇帝在京师大学堂开学时的演讲》是赤裸裸的杜撰,出自网络穿越小说《一个人的甲午》。
光绪皇帝确实很重视京师大学堂,在戊戌维新变法短短一百来天中,关于大学堂的谕旨,下达了15次之多。但是悲催的光绪帝还没等到京师大学堂开学,就被慈禧太后软禁到了瀛台。

于丹老师用血淋淋的经验告诉我们又一个真理——常年煲鸡汤,早晚会上当。
这锅煮坏了的鸡汤,暴露了于丹作为文化偶像是不合格的。回头来看,于丹尽管推广了所谓国学经典,但她将经典著作鸡汤化的方式,值得商榷。
人生如此艰难,有些人必须按时进补鸡汤,所以我们能够理解鸡汤写手的出现。但销量再广的鸡汤写手也不能冒充学者,这是鸡汤圈与学术圈必须严守的底线。
于丹的故事是励志的,一个人不需要真正读懂经典也能靠贩卖经典;但于丹的故事又是残酷的,鸡汤并非永恒的事业,只靠鸡汤段子,终究会难副文化人的头衔。
于丹成为偶像,是时代需要鸡汤和国学复兴的机缘,而偶像的倒掉证明,鸡汤是文化人的慢性毒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