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3月15日是消费者权益日,小编整理了一些有关315医疗行业的最新相关信息,通过这些信息,希望广大消费者能提高警惕,注重自身权益的保护,共同打击虚假医疗信息。
315消费者权益日
机构发布搜索医疗广告报告 北京四成医院被山寨
医疗广告凭其高利润的特点,在搜索引擎中出现频率一向居高不下,并成为搜索行业相关企业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然而,搜索引擎中医疗广告的危害同样不容忽视,我国网络医疗广告违法问题已相当严重。3月5日,互联网实验室对外发布了《关于搜索推广中的违法医疗广告情况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报告》中指出,搜索引擎公司在获取医疗机构推广费用的同时,为虚假信息和不法广告提供推广的便利条件,造成了不良社会影响。自2007年《医疗广告管理办法》实施以来,虚假、违法医疗广告一度明显减少。但是近年来,出现了新的发展苗头,许多虚假、违法医疗信息借助于搜索引擎的推广,死灰复燃,愈演愈烈,致使许多问题得不到彻底有效的解决。
《报告》此次主要公布了近期关于虚假医疗广告的四大发现。
首先,禁售虚假药品信息通过搜索引擎死灰复燃。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从2008年开始发布互联网违法发布虚假药品信息的网站名单,至2012年年底累计发布20期,300多家网站被查封。但是,这些虚假药品信息依然在互联网上存在,一些被查封网站通过改头换面,重新注册网站,依靠搜索引擎进行相关关键字推广来继续销售虚假药品。调查发现,2012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的三期《关于违法发布虚假药品信息销售药品网站的公告》中涉及无国家药品准字批号的药品共计26款中,在百度依然存在推广链接的药品为14款,占总数量的53.8%。
其次,竞价排名为“虚假”药品广告大开方便之门。搜索引擎对于常见疾病进行竞价排名,因此搜索这些常见疾病,便会出现大量医药广告信息。这些医药广告中,便存在无国家药品准字批号的产品,冒充药品进行销售,其危害相当严重。本次调查通过百度推广链接共购买18款“药品”,其中14款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查询不到相关准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