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积水潭医院院长田伟:期待“以劳养医”早日实现】医改的关键点,在于早日实现“以劳养医”,让医生靠自己的劳动就能养活自己和家人。另外,我希望每个人,尤其是年轻人一定要关注骨质量,改变不良的习惯,持之以恒地运动、晒太阳。

田伟院长接受《生命时报》专访
田伟院长为《生命时报》寄语
................
第二个期待是大健康方面的,希望每个人,尤其是年轻人一定要关注骨质量,改变不良的习惯,持之以恒地运动、晒太阳。
中国三十年来经济高速增长,人们对于享受充满了渴望。出门坐车,回家躺着,多吃少动这种生活方式的变化,使得大众身体迅速处于亚健康状态。除了年轻人早发心脏病猝死等严重情况,运动系统问题也不容小觑。
运动系统主要的三个部分骨、软骨和肌肉的健康都和锻炼有关。
首先没有运动给予骨头的负重信号,骨头就会自然脱钙、减重、变糟,吃多少钙片都没用,表现出的就是很多年轻人受个小伤就会出现严重的粉碎性骨折。软骨也是通过压力变化获得营养的,不运动就会出现关节软骨营养不良,发生退行性病变。肌肉也有自身的节能系统,它会根据平时动作的多少调节使用量。长期缺乏运动和轻体力劳动,导致80%的肌肉陷入了休眠状态。
很多人过去运动体能很好,多年不运动后,会发现跑不动也跳不起来了,这就是肌肉休眠的表现;锻炼一段时间后体能又好了,说明休眠的肌肉在不断用力的刺激下又被唤醒了。试想,当你有80%的肌肉在睡觉,剩下的20%又过劳时,就不能很好地保护骨关节,于是早早出现了颈肩痛腰腿痛。中国人还特别怕晒黑,即使运动,也基本选择在早上太阳没出来前和晚上太阳落山后,但骨骼健康恰恰是和晒太阳离不开的。这一点国外民众做得非常好,他们一般都是中午休息时出去跑步,既达到了运动目的,又晒到了太阳。
所以我真切地呼吁,2016年全民都应该动起来,哪怕只是每天走走路,坚持做做广播体操,对骨质量都是有好处的。这里还要纠正两个错误认知:一是认为骨关节用得少磨损就小;二是把运动当竞技,老去参加比赛,造成身体过度使用,形成伤害。“暴饮暴食式”运动”、“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式”运动都不行,研究发现人的运动系统是有生物钟的,必须长期有规律的运动才会形成身体适应的规律,对健康有好处,否则只会损害身体。▲(文章源自《生命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