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帕三绝赏析 题帕三绝 赏析

 

 

 

其一

      眼蓄空泪泪空垂,暗洒闲抛却为谁? 

 尺幅鲛绡劳解赠,叫人焉得不伤悲!

其二

  抛珠滚玉只偷潸,镇日无心镇日闲。 

 枕上袖边难拂拭,任他点点与斑斑。

其三

题帕三绝赏析 题帕三绝 赏析

  彩线难收面上珠,湘江旧迹已模糊; 

 窗前亦有千竿竹,不识香痕渍也无?

  注释:

       1、鲛鮹:指手绢。鲛:传说中深海里的美人鱼,能织丝绢,她流的眼泪会变成珍珠。
  2、抛珠滚玉:泪水象珍珠、玉石流下。珠、玉:形容泪珠。
  3、潸:泪水轻轻流淌。
  4、镇日:整天。
  5、彩线难收:彩线也无法收住。这句话意思是说,脸上的泪珠难以用彩线串起来。
  6、湘江旧迹:即娥皇、女英哭丈夫舜的泪迹。
  7、不识:不知。香痕:泪痕。这两句诗的意思为:窗前也有千万棵翠竹,不知道上面是否浸留着你的泪痕。

 

     简谱:

 

 

     点评:

     《题帕三绝》 出自第三十四回:情中情因情感妹妹 错里错以错劝哥哥宝玉挨打,怕黛玉担心,故以让晴雯送两块旧帕为借口,让黛玉放心。黛玉由此大受感动,一时难以控制自己的感情,因此在旧帕上题了这三首诗。从全书来看,这三首诗应是黛玉第一次比较直接的表达了自己对宝玉的感情和对未来的忧心,也是他们感情明朗化的一个开端。仔细阅读,将会发现,之后,他们几乎没再有象之前那样的争吵过。

       林黛玉的这三首诗中用凄切哀婉、缠绵悱恻的笔调表白了自己对爱情的忠贞。三首诗全都以泪为中心,不仅是照应“以泪还债”的小说结构,而且是对宝黛身边“风刀霜剑严相逼”的恶劣环境的暗示,更是对宝黛二人忠贞不渝的爱情悲剧的同情。同时作者也不忘处处提示,宝黛爱情的结局注定是一个悲剧。
       林黛玉的《题帕三绝》恰好是自己的内心的一种形象的写照。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22851/846341755457.html

更多阅读

李涉《题鹤林寺僧舍》赏析 李涉题鹤林寺壁

【古典诗词欣赏(一七七)】李涉《题鹤林寺僧舍》赏析窦凤才【原作】题鹤林寺僧舍——[唐]李涉终日昏昏醉梦间,忽闻春尽强登山。因过竹院逢僧话,偷得浮生半日闲。【注释】《题鹤林寺僧舍》:一作《登山》。鹤林寺:在今江苏省镇江市,始

杜牧《题乌江亭》审美赏析 杜牧秋夕赏析

杜牧《题乌江亭》审美赏析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

2015高考新课标Ⅱ理综第21题赏析 2016新课标高考理综

2015高考新课标Ⅱ理综第21题赏析张怀华一、试题回放二、试题分析A由于开始的时候B的动能为零,最后A落地前一瞬间B的速度也为零,因此可得B的动能先增后减,轻杆对B先做正功,再做负功。故A选项错误。 B由于系统机械能守恒,最后B的动能为零,A

初中语文诗词赏析汇总(1) 初中诗词赏析题汇总

初中语文诗词鉴赏之常考知识点  一、考查对诗意的理解    对诗词大意理解的考查,也就是对诗词主要内容的考查,是河南中考古诗赏析题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对此内容的考查频率极高。如2008年河南中考语文试题中第20题:“请概括

张祜《题金陵渡》赏析 题金陵渡 张祜

【古典诗词欣赏(八十五)】《题金陵渡》赏析窦凤才【原作】题金陵渡——[唐] 张祜金陵津渡小山楼,一宿行人自可愁。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州。【注释】金陵渡:南京过江的渡口,在今江苏省镇江市附近。津渡:即西津渡,古代著名渡

声明:《题帕三绝赏析 题帕三绝 赏析》为网友高傲自我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