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古代就有“一谷补一脏”的说法,而中医里面有五谷样五脏的说法,不同的粗粮对五脏的养生功效是不一样的,下面就是常见的几种粗粮的养生功效,下面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怎样养生最好。
1、大豆重养肾
大豆中的黑豆被称为“肾之谷”,中医认为它具有补肾强身、解毒、润肤的功效,对肾虚、浮肿有较好的食疗作用。
做法:泡发后打制成豆浆,或煮黑豆粥,每天早晚各一次。
2、大米重润肺
大米涵盖稻米、紫米等,在出现肺热、咳嗽等症状时,具有很好的滋阴润肺的作用。
做法:用小火熬制大米粥,直至米汤浓稠,只喝米汤不吃米粒,随时可服用。
3、小米重养脾
小米是五谷之首,常食能补脾益胃。小米对脾虚体弱的人而言,可谓是进补的上品,可补中益气、延年益寿。
做法:熬一锅小米粥,用汤匙撇出小米粥上层的精华——米油,空腹喝下,有很好的养脾胃的疗效,每天早晚均可服用。
4、小麦重养心
小麦被称为“五谷之贵”。中医认为它能养心安神、除烦去燥。对消除女性更年期综合征、自汗盗汗以及烦躁情绪有食疗作用。
做法:取带皮的全小麦熬粥,或去中药店买一些浮小麦熬水,每天早中晚服用。
5、高粱重养肝
高粱和大豆都属于杂粮,但却是五谷里不可缺的配角,高粱具有养肝益胃、收敛止泻的功效,尤其是患有慢性腹泻的人,持续吃一段时间后,会有良好的功效。
做法:把高粱米加工成面粉后炒熟,用开水调成稀糊每天早晚饭前服用。

秋季aIhUaU.COM清心祛燥之菊花煮粥羹
菊花羹:
将菊花与银耳(或莲子)煮或蒸熟后,加入少许冰糖,可祛烦热,利五脏,治头晕目眩等症。
菊花酒:
也叫“长寿酒”,由菊花加糯米、酒曲酿制而成,味道清凉甜美,有养肝、明目、健脑、延缓衰老等功效。
菊花糕:
把菊花拌在米浆里,蒸制成米糕,或用绿豆粉与菊花制糕,有清凉祛火的食疗功效。
菊花粥:
将菊花与大米同煮成粥,能清心、除烦、悦目、祛燥。
菊花膏:
以鲜菊花加水煎熬,过滤后取药汁并兑入炼好的蜂蜜,制成膏剂,具有疏风、清热、明目的作用。
菊花菜肴:
用菊花与猪肉或牛肉合炒,或与鱼肉、鸡肉合煮而成的“菊花肉片”,荤中有素,补而不腻,清心爽口,可用于辅助治疗头晕目眩、热伤风等病症。
我国传统饮食中有句老话:春吃花,夏吃叶,秋吃果,冬吃根。这句话简单的告诉了我们一年中饮食的重点,对于冬天来说,多吃些根茎类的食物对我们的养生保健很有好处,一起来看下面的介绍,让这些美食陪我们大家安然过冬。
一、冬笋解腻。冬笋富含多种蛋白质和氨基酸,搭配肉类烹饪,还可以清热解腻。此外,冬笋富含膳食纤维,有助于消化。
二、山药补气。冬天进补吃点山药,再合适不过了。其淀粉含量高,可为抵御寒气,提供较多的热量。其所含的薯蓣皂苷和胆碱、黏液质等成分,不但有利于肌肤保湿,更有防止心血管系统脂肪沉积的作用。
三、牛蒡疏风。中医认为,冬天“风邪”盛行,吃牛蒡可疏风散热,帮助人体抵御风邪的侵袭。每100克牛蒡的胡萝卜素含量达到了390毫克,远高于胡萝卜,其蛋白质和钙含量在根茎类蔬菜中也是“傲视群雄”。牛蒡还含有过氧化物酶和一些抗菌成分,有一定的抗衰老和降血糖作用。
四、白萝卜清热。“冬吃萝卜赛人参”,白萝卜中含有芥辣素,有一定的消炎清热作用。冬天若是上火了,出现嗓子疼、鼻塞等症状,可适当吃点白萝卜来缓解症状。此外,白萝卜中含有木质素和多种酶,有一定的降血脂、软化血管、稳定血压等作用;其富含的矿物质可帮助人体提高免疫力,预防冻疮等疾病。
五、莲藕健胃。鲜莲藕中含有高达20%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各种维生素、矿物质的含量也很丰富。将莲藕凉拌或微微焯一下生吃,有清热润肺的作用。煮熟后的莲藕是温性的,健脾开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