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觉得男孩不会收拾屋正常?是否每天都帮儿子整理书包?
6岁的男孩上完厕所不会擦屁屁,7岁的男孩不会收拾书包,8岁的男孩穿衣、吃饭、洗漱都是父母包办,9岁的男孩的小书包由父母背……
近日,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小学生家庭教育现状调查》课题组,对四省市2万名家长和2万名小学生分别进行了家庭教育相关问题的调查。
调查发现:父母对孩子溺爱现象严重。
调查同时表明,逾五成家庭的子女教育是母亲在唱独角戏,三成家庭能够做到父母共同负责子女教育,而父亲担起主要教育职责的家庭仅占一成。
父教缺失对男孩成长具有更大的负面影响。
由母亲承担既是母亲又是父亲的角色,会使男孩对男性的性别认同弱化,而缺乏父亲对孩子的纪律教育和监督,男孩遭受的挫折常常导致各种暴力行为和其他各种反社会行为。
提醒家长:10种溺爱行为让孩子能力低下
1、孩子在家庭中的地位高人一等,处处特殊照顾,如吃“独食”。这样的孩子容易变得自私,不会关心他人。
2、一家人时刻关照他,如过年时,大人坐一圈把他围在中心,一再欢迎孩子表演节目,掌声不断。这样的孩子容易自认为是中心。

3、孩子要什么给什么,必然养成不珍惜、浪费金钱和不体贴他人的坏性格,并且毫无忍耐和吃苦精神。
4、允许孩子饮食起居、玩耍学习没有规律。这样的孩子长大后缺乏上进心、好奇心,做事心猿意马,有始无终。
5、边哄边求孩子吃饭睡觉。这种孩子你越央求他越扭捏作态,不但不能明辨是非,还培养不出责任心和落落大方的性格。
6、有的孩子在家不做任何家务事,不懂得帮助父母减轻负担。这样下去,必然不会是一个勤劳、善良、富有同情心的孩子。
7、怕摔倒、怕磕碰,孩子有病痛时家长表现得惊慌失措,容易让孩子变懦弱。
8、为了绝对安全,不让孩子走出家门。容易让孩子变得在家里横行霸道,到外面胆小如鼠,造成严重性格缺陷。
9、孩子一不顺心就以哭闹、不吃饭来要挟,父母就妥协迁就,最终造成孩子自私、任性和缺乏自制力。
10、爸爸管孩子,妈妈护孩子,父母教孩子,奶奶护孩子,这样教育出来的孩子容易无是非观念,造成性格扭曲。
最后,愿所有的孩子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健健康康成长,快快乐乐学习。
寄宿制对孩子的伤害有多大,很多家长还不知道!
小学生必知的8个数学小技巧,拿高分妥妥的!
对400位小学生的测试:请停止夸孩子“你真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