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英雄郑成功 郑成功铁人军 民族英雄郑成功的铁人军 中国最后一支重装步兵

闽南民间有一句俗话———“铁人都倒”,用来形容某物威力极大,连铁人都无法抵挡。这句俗语中的铁人指的就是郑成功的铁人军。当年,郑成功以金门、厦门为根据地,建局造械,整顿兵船,尤其重视军队的操练。他军队中的兵种繁多,铁人军就是其中的一种。这支军队在郑成功领导下,抗击清军,驱逐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立下了汗马功劳。

1658年,郑成功为提高陆军战斗力,与众将商议后决定组建一支特殊的军队 ———铁人军。铁人军头戴铁盔,身穿铁铠、铁臂、铁裙,脸带铁面,只露出眼耳口鼻,佩带云南斩马刀和弓箭,全身披挂重达30斤。郑成功从各营挑选雄壮强健的士兵到厦门港的演武亭进行选拔。凡能举起500斤重的石狮绕演武亭走3圈的人才可以入选到铁人军中。铁人军纪律严明,作战勇猛。它的组建大大提高了郑军的战斗力。1659年,铁人军在瓜洲和镇江抗击清军的战斗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民族英雄郑成功 郑成功铁人军 民族英雄郑成功的铁人军 中国最后一支重装步兵

在收复台湾的战斗中,铁人军更是发挥了不可低估的作用。刚开始与驻守在台湾的荷兰军队交战时,身披铁衣的铁人军使荷兰人大吃一惊。铁人们身体上部和头部都套着铠甲和铁盔,手臂和腿裸露在外边,这样不仅可以很好的防御来复枪的子弹而且行动仍然很灵活。铁人军使用各种不同的武器,有些持弓负矢,有些左手持盾右手执刀,还有许多挥舞着锋利的大刀。面对荷兰军队密集的射击,他们以大无畏的勇气冲向敌人的阵地,虽然许多人被打倒了,但他们没有丝毫退却,一直勇往直前,直到杀退荷兰守军为止。经此一役,铁人军使荷兰殖民者闻风丧胆,似惊弓之鸟。而铁人军则愈战愈勇,用大刀长矛将拥有长枪大炮的荷兰人赶出了台湾,在中国抗击外来侵略的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在厦门郑成功的纪念馆中,现在还陈列着当年铁人军的铁甲残片。这些残片是1961年在福建晋江白沙国姓城城墙遗址下被发现的。当时,这些铁片被穿连在一起,外观如同鱼鳞一样。每个铁片宽约1.6厘米。作为历史见证的铁甲残片每年吸引着大批的中外游客驻足观看。

以上是用户分享关于民族英雄郑成功的铁人军 中国最后一支重装步兵的资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了,感谢您对爱华网的支持!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23151/224754230135.html

更多阅读

中华历史十大名将:郑成功收复台湾

郑成功收复台湾郑成功;于公元1661年3月,中国明末清初的民族英雄郑成功率兵25000人、战舰近500艘,从金门料罗湾出发,经澎湖直抵台湾西海岸,在台湾人民的支持下,经过九个月激战,击败荷兰殖民者,迫使荷兰侵略者挂起了白旗投降,被侵占了三十八

在民族英雄郑成功故乡一 民族英雄郑成功电影

在民族英雄郑成功故乡(一)民族英雄郑成功故乡在泉州南安市石井镇, 与金门岛相距仅6海里。石井镇位于南安市最南端的唯一出海口,不仅是闽南东海峡西岸中心要冲和南安唯一出海港,而且是闽南著名侨乡和台湾同胞的主要祖籍地。石井镇是海

郑成功日本名字 郑成功小时候的故事

明末民族英雄郑成功小时候,既爱习武,又迷读书。可是,他的父亲、福建总兵邓芝龙,却一心一意要把他培养成武将,以便将来能承袭爵位。一次,邓芝龙父子在幕僚宾友的陪同下,乘着一只官船,在五马江上游览。船内吹箫弹琴,猜拳行令,好不热闹!郑成功却

民族英雄郑成功 民族英雄郑成功简介

英雄郑成功,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一生最大的功绩就是以武力收复台湾,结束了荷兰人在台湾38年的殖民统治。郑成功,是我国明末清初著名的民族英雄,原名福松、森,号大木,福建南安县石井村人。其父郑芝龙,是南明隆武朝"建安伯",曾组织向台湾移民,

郑成功优秀教案 郑成功教案

一、 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 小学六年级 2、学科:语文 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郑成功》 3、课时:第二课时4、课前准备:用微机课提前浏览互联网站上的与《郑成功》一文有关的内容。二、教学课题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郑成功》第

声明:《民族英雄郑成功 郑成功铁人军 民族英雄郑成功的铁人军 中国最后一支重装步兵》为网友夜雨飘雪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