凸凹《故乡滋味》阅读练习及答案

凸凹《故乡滋味》阅读练习及答案

 文学类文章阅读。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9~24题。(20分)

故乡滋味凸 凹①这是8年前的旧事。那年,刚过完40岁的生日,突然生出一种莫名的思乡之情。这种感情很强烈,近乎一种烧燎,若不回故乡住上一段日子,心里难以平静下来。于是我回了一趟老家。②到了母亲的老宅院,推开那一道柴门,母亲“哦”了一声,显出意外的喜悦,眼睛潮潮的红起来。走近母亲身边,觉得母亲很矮小,依旧是粗布衣裤,与那道柴门一个色调。多少年了,故乡仍带着那种逼人的质朴。我心里很温暖,觉得自己就是为这质朴而来。③母亲烧起柴草,煮了几穗青玉米。柴草很干,火烧得热烈。“住几天吗?”母亲问。我说:“当然要住几天,陪您唠一唠近20年来不曾细唠的家常。”母亲笑一笑:“你已是老家雀了,只有老家雀才知道回窝哩。”在母亲的感觉里,我居然跟她一样老了。青玉米煮熟了,剥了玉米的苞衣,米粒很黄。一粒一粒剥着吃,很绵软,香得和奶一样。母亲同我一起剥玉米吃。炉膛的余火闪着黄黄的光。我一下子找到了故乡的感觉,即黄色的温暖。④晚上,母亲问我:“你到哪儿睡呢?娘就这一条土炕。”我说:“除了娘的土炕,我哪儿都不去。”躺在土炕上,感到这土炕就是久违了的母亲的胸怀。母亲就是在这土炕上生的我,揭开席子,肯定还能闻到老炕土上胎衣的味道。而今,母亲的儿子大了,自己也老了,却依然睡着这条土炕。土炕是故乡永恒的岁月、不变的情结吗?这一夜,母亲睡不着,她的儿子也睡不着。母亲很想对儿子说些什么,儿子也想对母亲说些什么,却都不知道从何说起,只能清晰地听到对方的呼吸。其实,岁月已使母子很隔膜了,却仍爱着,像呼吸,虽然有时感觉不到,却须臾不曾停止。⑤天亮了,我却酣然地睡沉了。睡醒来,小饭桌早已放在身边。“酒给你温好了,喝几盅吧。”母亲安然说道。饭桌中央,果然就是那把几代人用过的黄泥酒壶。说温酒,其实是把罐中的老酒舀到壶里去。母亲给祖父舀酒,给父亲舀酒,如今,又给她的儿子舀酒,那么,在她眼里,儿子是条有分量的汉子了。⑥在老家的日子,我彻底让自己放松了。每日起得很迟,睡到日上三竿。母亲从不叫醒我,开心地放任她的儿子。“快把娘的儿子宠坏了。”我跟母亲开玩笑。“还能宠几天呢?世道上,除了娘宠儿子,还有谁宠呢?”听了娘的话,我心中竟生出一丝莫名的酸楚。媳妇好,爱情的后面是温柔的束缚;儿子好,伦常会把一副叫责任的担子不由分说地让你担下去;朋友好,友谊时时提醒你要保持一种无奈的却是必须的心灵对等……这一切,都美丽而忧伤,美得让人感到有些累。⑦吃过母亲的早酒,便是走走儿时的路,爬爬儿时的山……路依旧,山依旧,我的感觉却大不一样了。儿时高高的曾绊得我摔破了膝的石阶,已显得很矮很矮。儿时深深地看一眼都眩晕的水井,也显得很浅很浅。山路曲折悠长,我却走来走去,又走回原处。踅(xué)回母亲的柴门,看到柴门下的母亲,霜雪已浸染了大片发际。我不禁低沉地吟了一声:“哎,故乡。”⑧晚上,盘腿坐在母亲的土炕上,在小饭桌上摊了几页纸,想随便写些什么。笔落下去,却写出了这么几行字:故乡,就像母亲的手掌,虽温暖,却很小很窄。它遮不了风雨,挡不住光阴,给你的只是一些缠绵的回忆……⑨写到这里,我抬头看一眼熟睡的母亲,想到明天就要走了,泪 水不禁热热地流下来。(摘自《读者》,有改动)19.结合文章分析第①段中“于是我回了一趟老家。” 这句话在结构上的作用。(3分) 20.如果去掉第②段画线句子中 “意外的”、“潮潮的”两个词好不好?为什么?(3分) 21.第④段中“我说:‘除了娘的土炕,我哪儿都不去。’”这句话运用哪种人物描写方法?它的言外之意是什么?(4分)人物描写方法:                                                              言外之意:                                                          22.简要分析第⑥段画线句子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3分) 23.第⑦段中的“路依旧,山依旧,我的感觉却大不一样了”, “感觉” 为何大不一样?流露出作者当时怎样的心情?(4分) 24.仿照第⑧段画线句子,另写一句话。(3分)  答案:19.承上启下(过渡)(1分),承接上文所产生的强烈思乡之情,开启下文回故乡的情景。(2分) 20.不 好。(1分)因为这两个词起修饰作用,更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母亲因“我”偶尔回家而产生的惊讶、激动和喜悦之情。如果去掉,就没有这一表达效果。(2分)  21.人物描写方法:语言描写。(2分)  言外之意: “我”想和母亲同炕,多陪年迈的母亲,更想重新体验温暖的母爱。(2分)  22.排比。(1分)  作用:结构整齐,节奏感强,增强语言气势,更能把作者听了母亲的话后内心“酸楚”的情感抒发得淋漓尽致。(2分)  23.因为故乡的“路依旧、山依旧”,而“我”却已是40多岁的人了,母亲更是白发染霜雪,因此,我感觉“岁月流逝、物是人非”。 (2分)流露出作者当时内心的失落(落寞、哀怨、叹惋)。(2分)   24.答案示例:长江,就像巨蟒的身躯,虽蜿蜒,却既柔和又灵动。赌博(网络游戏),就像有害的毒品,虽刺激却伤身又损财。(3分,只要运用比喻的手法、句式基本相同即可)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23351/407660742078.html

更多阅读

皮日休《题蔷薇》阅读练习及答案

[古诗文阅读]皮日休《题蔷薇》阅读练习及答案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8分)题蔷薇皮日休浓似猩猩初染素,轻如燕燕欲凌空。可怜细丽难胜日,照得深红作浅红。注:猩猩,指鲜红的猩猩血。①请对一、二两句作简要赏析(4分)②本诗表现了

徐府《春游湖》阅读练习及答案

[古诗文阅读]徐府《春游湖》阅读练习及答案阅读下面一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春游湖徐府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春雨断桥人不渡,小舟撑出柳阴来。(1)“夹岸桃花蘸水开”一句中最传神的字是哪一个?请简要分析。(4分)(2)富有理趣

《羚羊木雕》阅读练习及答案

《羚羊木雕》阅读练习及答案《羚羊木雕》阅读题(一)我一个人慢慢地走在路上。月亮出来了,冷冷的,我不禁打了个寒颤。路上一点声音也没有。忽然,我听见有人在喊我的名字,我回过头,只见万芳跑了过来。她把小刀塞到我的手里说:“你拿着,咱俩

王绩《野望》阅读练习及答案

[古诗文阅读]王绩《野望》阅读练习及答案阅读下面这首诗, 然后回答问题。(8分)野 望王绩东皋薄暮望, 徙倚欲何倚。树树皆秋色, 山山唯落晖。【王绩《野望》阅读练习及答案】。牧人驱犊返, 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 长歌怀采薇。【

李端《芜城》阅读练习及答案

[古诗文阅读]李端《芜城》阅读练习及答案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芜 城[注] 李端昔人登此地,丘垄已前悲。今日又非昔,春风能几时?风吹城上树,草没城边路。【李端《芜城》阅读练习及答案】。城里月明时,精灵自来去。[注]芜城

声明:《凸凹《故乡滋味》阅读练习及答案》为网友尐偉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