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脚是一种很好的养生方法,泡脚能够缓解疲劳,睡前泡脚具有安眠的作用。近期天气变化大,感冒多发。
有很多人选择洗个热水澡,或者是好好泡个脚,驱散寒意,但有时候,你不注意这个安全隐患,可能会造成较为严重的后果。
近日,在武汉市第三医院光谷院区皮肤创面修复中心,30岁的谢女士不得不接受手术治疗。
半个月前,谢女士约了几名好友一同去做足疗,还特意交代足疗师,自己感冒了,希望水热点,发发寒气。
“水温是比平时高,但很舒服。”谢女士回忆说,泡了20分钟后,足疗师用搓热的方式按摩了双脚和小腿,最后还用毛巾对脚部和小腿部位进行了热敷。做完足疗后,顿时感觉人轻松了不少。
岂料第二天,谢女士发现自己的左边小腿外侧起了几颗小水泡,周边皮肤有点红。到了当天晚上,小水泡旁边又出了大水泡,大大小小的水泡连成了片,面积有巴掌大小。
谢女士赶紧到医院就诊。医生告诉她,这属于低温烫伤,烫伤程度为3度,建议手术治疗。但是谢女士坚持要通过换药护理,看看伤口能否恢复。可大半个月后,谢女士伤口越来越疼,不得不接受手术治疗。
这是用暖宝宝做的实验,差不多能捂熟一个鸡蛋
低温怎么会烫伤?
低温烫伤多数都会深达真皮层,在最初创面只会起几个小水泡,不会有太明显的痛感,所以很容易被忽视。提醒,泡脚水温不要超过45度,时间不宜过长,否则就会有烫伤的风险。到底什么是“低温烫伤”呢?
低温烫伤是指皮肤长时间接触高于体温的低热物体而造成的烫伤。比如接触70℃的物体一分钟,皮肤就会被烫伤;接触高于50℃的物体较短时间,也可能造成烫伤。接触时间越长,皮肤损伤越严重。
在取暖季,要多留心“低温烫伤”的隐患,比如暖手宝、电暖宝、暖水袋、热水泡脚等。低温烫伤多发生在取暖季,但夏季不当泡脚,也会造成低温烫伤。
低温烫伤危害大,做好预防是关键
低温烫伤的皮肤表面上看起来面积小、不严重,仅在皮肤上出现红肿、水疱、脱皮的现象,但实际烧伤深度却可到达皮肤以下,严重的会造成深部组织坏死,处理不当,还会发生溃烂。低温烫伤因损害的皮层较深,比一般烫伤更难愈合。
避免低温烫伤,预防是关键
我们在热水泡脚时,要注意控制温度和时间,切忌局部皮肤接触热源时间过长。低温烫伤发生初期,损伤皮肤的层次较浅,会在真皮和表皮间形成小水疱。这时如果及时移除热源,损伤就不会再发展。
这类人群最好不要泡脚!
泡脚时虽然舒服,但身体其实是在大量失汗,如果不及时补充水分,我们身体里的血容量就会不足,血液黏稠度上升,严重时就会造成心肌梗死。
用热水泡脚时,环境温度先升高,腿部和脚部的末梢血管扩张,血流量会增加。头部和胸部的血液供应量自然会减少,温度也就下降了。
所以,泡脚时间过长或方式不当,还真可能会引发心梗!
1空腹或吃得过饱空腹或过饱的人不宜泡脚,因为泡脚时足部血管扩张、血容量增加,造成胃肠及内脏血液减少,影响胃肠消化功能。
即饭前足浴可能抑制胃液分泌,对消化不利;饭后立即足浴可造成胃肠的血容量减少,影响消化。
2正在发育期的儿童发育期的儿童,泡脚水温不宜过高,否则会使足底韧带因受热而变形、松弛,不利于足弓发育,日久容易诱发扁平足。
3老年人泡脚要小心老年人下肢感觉神经退化,特别是糖尿病病人,造成烫伤的风险会增加。低温烫伤是最易被忽视的安全隐患,要提醒身边的女性和老人们!
4有心血管基础疾病的人群有些人不仅泡脚,还喜欢泡澡或泡温泉。有心脏或血管基础疾病的人,泡澡时若出现心慌、头晕等症状,应及时停止,躺下休息,并补充水分,否则很容易诱发更严重的后果。
(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更多母婴问题,来找乐乐问诊专家团吧!点击“阅读原文”可以了解更多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