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姆·柯林斯被誉为是当今最具影响力的管理思想家。其历时9年的管理研究成果《选择成就卓越》于2011年出版。吉姆·柯林斯在书的最后说明了缘何选取“选择成就卓越”作为书名,他表达了对“美国当代文化”的忧虑:越加盛行的一个观点是,人们更加希望通过环境和运气而不是行动和自我训练来获得巨大成功,我们真的希望构建一个鼓励我们相信可以不对自我选择和自我绩效负责的社会和文化吗?
犹如内丹术中所讲的“我命由我不由天”,柯林斯实际上是在重拾美国“个人英雄主义”的传统,环境越动荡,越应有更加严格的自我选择与训练,这是世人适世之所需。对于今天的中国企业管理者尤为至关重要。
柯林斯在书中阐述了很多观点,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被他称之为“十倍领先者”的企业,以及取得如此成效的企业的分析。这些企业被称为“十倍领先者”,他们的绩效在行业平均水平的十倍以上。这些企业具体满足三个方面的基本要求:
首先,持续高水平绩效,即连续超过15年以上绩效水平远高于平均水平;逆境成长,这些是在逆境中获得的持续高水平绩效,环境动荡,充满了不确定性和不可控,还有潜在的危险;低起点,由弱到强,这些卓越企业的成长起点都很脆弱,在十倍旅途之初都非常年轻,规模也很小。
类似与投资回报(Return on investment, ROI)、资产回报(Return on assets,
ROA),基于对外界运气的回报,吉姆·柯林斯创造了一个新的概念:运气回报(Return on luck,
ROL),并强调指出,决不能将运气与运气回报混为一谈,即好运不等于好报,而厄运也不等于恶报。
如图1所示,以运气和运气回报为两个维度划分了四个象限,不同的企业在其中有了不同的表现,在好运的环境之下,具备基本能力的企业可以获得很好的回报,那些基本功差的企业则走向了平庸,在厄运的环境下,十倍领先者度过了生死关头,而平庸的企业则在厄运之下走向死亡,这就是柯林斯最新研究所观察到的现象:一些企业在厄运之下大放光彩(第一象限,Great
Return On Bad Luck),这是为什么?

还记得有一段时间,美国人民几乎一夜之间就喜爱上了一个篮球运动员林书豪,林书豪变得家喻户晓,国内媒体的报道更喜欢以“一夜成名”来形容这位美籍华人,但美国人真正喜爱林书豪,并非是因为“一夜成名”,而是因为他曾经是一个“Underdog”(斗败了的狗,劣势一方)。
事实上,这“一夜”非常漫长,从哈佛大学校队开始,林书豪就在持续的进行持续的准备,不论有没有机会上场也不论上场的机会多少,他都如此坚持,从而有了今天的成功,事实上,篮球和NBA并非是美国人民最为热爱的运动和项目,但林书豪从“Underdog”到今天的“一夜成名”的过程却正是美国人所真正欣赏的,这种欣赏超越了运动本身和商业目的。
表面看来,中国现在似乎也是一个“一夜成名”的时代,诸如“央视春晚”、“超级女声”、“星光大道”等平台几乎可以令人一夜成名,但是如若要持续保持领先就必须清楚:不应该把这些“好运”当作最重要的原因,你的卓越一定来源于你的选择、你的持续努力和自我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