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起源 牡丹起源和发展历史变迁

2016-03-28 河师大图书馆李怀亮

一、牡丹的起源

  牡丹,学名:Paeonia suffruticosa.,古称木芍药。牡丹、芍药均为芍药科芍药属植物,牡丹是多年生木本,芍药为多年生草本,花形相似。秦以前仅有芍药记载而无牡丹。

  牡丹最早为人类所认识是它的药用价值,在甘肃武威发现的东汉早期的医简,记载了牡丹可以治疗“血瘀病”,秦末汉初的《神农本草经》著述牡丹“味辛寒,一名鹿韭,一名鼠姑,生山谷。”因此牡丹在中国的种植栽培至少有2000多年的历史。

  观赏牡丹品种形成可追溯至隋朝。隋炀帝(公元605年-618年)“辟地周二百里为西苑……,易州(河北易县)进二十箱牡丹”(唐·《隋炀帝海山记》)。因此,洛阳西苑是史上最早有记载的牡丹园。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指出牡丹名字的由来:“根上生苗,故谓之牡(分株繁殖),其花红色,故谓丹”,

牡丹起源 牡丹起源和发展历史变迁

  二、历代牡丹种植观赏中心的历史变迁

  1.隋:集中于洛阳

  御苑集中了不少全国的牡丹品种。

  2.唐:盛于长安(西安)。

  唐代牡丹的兴盛与武则天有直接的关系:“天后之乡,西河也,有众香精舍,下有牡丹,其花特异。天后叹上苑有阙,因命移焉。”(唐·舒元舆《牡丹赋》)自此,唐开始了宫廷赏牡丹的盛举。有诗为证:“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唐·白居易《牡丹芳》)。

  3.宋:北宋盛于洛阳,南宋盛于天彭(四川彭州)、杭州

  北宋的洛阳对中国牡丹文化的形成作出卓越的贡献。至北宋,牡丹始走出皇宫内院,进入寻常百姓家,形成了牡丹民俗,从而带动大量新品种的出现,以及大批的牡丹著作,如欧阳修《洛阳牡丹记》、张峋《洛阳花谱》,描写牡丹的诗词歌赋大量涌现,中国独特的牡丹文化初具雏形。

  4.明清:明盛于亳州,清盛于曹州(山东菏泽)

  5.现代牡丹种植格局:从规模上讲,洛阳为中国牡丹观赏旅游中心、菏泽为中国牡丹种植繁育中心、亳州为药用牡丹种植中心。

  三、中国牡丹对外传播

  牡丹,原产中国,约有9个原种,全部位于中国境内,但随着历史的发展,中国牡丹已经走出国门,在世界各国落地生根。

  1.传入日本

  中国牡丹约在公元724年-744年间,由中国遣唐使传往日本,据说是空海和尚带去的。目前日本是世界上仅次于中国的牡丹栽培大国,记载有312个栽培品种,在日本各地建有东京安部牡丹园等十余个大型牡丹园。

  2.传入欧洲

  在古代与欧洲的贸易过程中,牡丹绘图作为刺绣和瓷器的主要元素传入欧洲,不过被西方人当做与中国的龙、凤一样,不过是图腾图像,并不会实际存在。直到1787年,英国皇家植物园——邱园从中国广州成功引种,中国牡丹才得以在欧洲广泛传播。法国约有牡丹品种200个。

  3.传入美国

  美国引种牡丹较晚,最早于1820年左右从英国引进,20世纪后,随着牡丹热和牡丹商品化生产,欧洲牡丹、日本牡丹和中国牡丹都大量涌入美国,现美国有牡丹品种400余个。

 

内容摘自瑞普牡丹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23451/963332165811.html

更多阅读

拳术 拳术-简介,拳术-起源和发展

中国武术中徒手技法的总称。简称拳。古时,有技击、手搏、使拳、拳法、白打等称谓。拳术:徒手的武术。拳术拳术_拳术 -简介详细解释徒手的武术。鲁迅《集外集拾遗补编・拳术与拳匪》:“陈先生因拳术医好了老病,所以赞不绝口。”张

家居服 家居服-起源和发展,家居服-基本简介

家居服:指在家中休息或操持家务会客等,穿着的一种服装。特点:是面料舒适,款式繁多,行动方便。家居服是由睡衣演变而来的,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现在的家居服早已摆脱了纯粹睡衣的概念,涵盖的范围更广。从16世纪欧洲人穿上睡袍以来,睡衣随着

声明:《牡丹起源 牡丹起源和发展历史变迁》为网友上进心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