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问你所知道的蔬菜中,唯一带“药”字的菜是什么,估计很多人都会脱口而出:山药!没错,就是大家经常见、经常吃到的蔬菜——山药。山药其实一开始名字里面也不含“药”,它的原名是薯蓣,但是到了唐代,因为唐代宗名李豫,因避讳改为薯药;没想到的是,到了宋代,北宋时因避宋英宗赵曙讳而更名山药。古往今来,一种蔬菜为了避讳皇帝名字而连续两次改名字的估计除了山药还真找不到第二个了!虽然它是唯一名字带“药”的菜,但是它的这些药效却鲜为人知,不信你来看看,知道三个以上算你强!
1【健脾胃】
大家所熟知的山药的功效是健脾胃。没错,《本草纲目》中确实记载了山药能“健脾胃”,现代研究证实了这个说法的理论依据,因为山药含有淀粉酶、多酚氧化酶等物质,有利于脾胃消化吸收功能。
2【益肾气、化痰、润毛发】
但是《本草纲目》中还提到了它能“益肾气,化痰涎,润皮毛”这三大功效!通俗地说就是山药还能够补益肾气、化痰、滋润肌肤和毛发!
3【长肌肉、耳目聪明】
早在中医四大经典著作之一、现存最早的中药学著作《神农本草经》中,山药就被列为上品之药,注意,这里说的是药,而不是蔬菜,书中记载其具有“补虚,除寒热邪气,补中益气力,长肌肉,久服耳目聪明”的功效。
4【止腰痛、除烦热】
约成书于汉末的《名医别录》中记载山药能“止腰痛,治虚劳羸瘦,充五脏,除烦热。”
5【去冷风、镇心神】
唐代中药学著作《药性论》中记载山药能“补五劳七伤,去冷风,镇心神,补心气不足。”
6、【治头疼】
唐代著名食疗著作《食疗本草》中记载山药能“治头疼,助阴力。”
7、【强筋骨】

五代时期著名的本草著作《日华子本草》记载山药能“助五脏,强筋骨,长志安神,主泄精健忘。”
8、【预防心血管疾病】
山药含有大量的黏液蛋白、维生素及微量元素,能有效阻止血脂在血管壁的沉淀,预防心血疾病,有降血压的功效。
9、【降低血糖】
山药含有粘液蛋白,有降低血糖的作用,加入平常的菜色当中,也可以防止因为暴饮暴食导致的血糖突然升高,长期食用,也有防治糖尿病的作用。
10、【抗疲劳、抗缺氧】
商丘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的一项研究发现,山药中含有的山药多糖有明显的抗疲劳抗缺氧作用。
11、【抗肿瘤】
山药块茎富含山药多糖,可刺激和调节人类免疫系统。因此可以常作增强免疫能力的保健药品使用。
山药最为营养的吃法是蒸着吃,这样营养物质不会流失。蒸着吃的山药味道比较淡,我们可以配合蜂蜜一起食用,营养丰富又不会影响相互的吸收。
河南焦作地区历来被视为山药的最佳产区,特称为怀山药。在怀山药中,有一种长得细而长,形似铁棍,被称为“铁棍山药”的,更是山药中的“极品”。实验研究证实,“铁棍山药”中山药多糖的含量最高,因此具有更好的抗衰老作用。
那么,我们在购买时,该如何挑出最好的“铁棍山药”呢?
一看:铁棍山药粗细均匀,通常直径1—2厘米(如成年人拇指般),表皮颜色微深,根茎有铁红色斑痕;若直径太粗或表皮太光滑,就说明不是正宗的。
二掂:铁棍山药的单支重量一般不超过200克;太重可能就不是正宗的了。
三折:将铁棍山药折断,可以感到其肉质较硬,粉性足,其断面细腻,呈白色或略显牙黄色,黏液少;普通山药不仅肉质没有这么坚硬,且粉性也不够足。
四尝:由于铁棍山药中水分含量少,山药多糖等含量丰富,因此,其液汁较浓,煮食后口感较干腻、甜香,入口觉得“面而甜”,并伴随淡淡的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