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抗菌制品的历史和发展方向
日本抗菌制品技术协议会
会长有代 匡

一、前言
2007年是本会(以下简称SIAA)有纪念性意义的一年,在此年度,SIAA多年来专心致力的塑料制品抗菌性能检测国际标准ISO22196正式发布。经由日本提议的此抗菌检测方法能够成为国际标准,可以看作是抗菌制品价值已在得到国际范围内得到认同,同时日本的抗菌剂检测技术的领先也得到了国际的认可。
SIAA到今年已创立10周年,通过进行ISO22196国际标准化提议的相关工作,SIAA本身也得到长足的发展。在此,在回顾抗菌制品发展历史的同时,我将同时叙述SIAA在确保抗菌制品质量和安全性能以及进行抗菌制品的推广和普及所进行的相关工作,另外还包括抗菌制品今后的发展方向。
二、抗菌制品的历史和SIAA的发展历程
日本自上世纪50-60年代开始以防臭为目的生产抗菌纤维制品,但由于抗菌剂等方面的技术问题影响,初期未能在市场中形成规模。70年代之后,一些安全性高、具有耐久性的抗菌剂被研发出来,并被应用到抗菌纤维制品中,从而使得抗菌市场逐渐扩大。一般认为,自抗菌防臭袜【通勤快腿】在市场上推出,并受到消费者广泛欢迎之后,抗菌制品开始被社会广泛认可和接受。
此期间的抗菌制品是以有机系抗菌剂加工的纤维产品为主。
此后自1992年开始,又相继开发出耐热性出色、能够用于注射和挤出成型的各种无机抗菌剂,可以应用于除纤维以外的其他产品,使得抗菌剂用途范围迅速扩大。
从1995年开始,市场上包括服装等很多产品都标记了【抗菌】或者【抗菌加工】字样,出现了一股抗菌高潮。但是,由于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产品并没有抗菌效果,有的还对人体的安全性有危害,因此消费者和宣传媒体对此进行了强烈的批评。
业界有关人士对这样的状况感到非常担忧,于是以无机抗菌剂制造厂商团体成立的银等无机系抗菌剂研究会为中心,联合有机抗菌剂制造厂商、抗菌产品制造厂商和抗菌检测机构,于1998年成立了SIAA。
为了达到以行政手段保护消费者权益的目的,需要制订抗菌制品新的标准,1998年12月由当时的通产省生活产业局组织了与生活相关的新功能产品研讨会,由行政机构、专家、消费者团体、行业团体和SIAA代表共同参与、制定了“抗菌制品加工指导方针”。
为了保证抗菌制品市场的健全发展,本方针一方面正式定义了【抗菌】一词的概念,同时规定了相关企业须共同遵守的基本规则,即:企业在销售抗菌制品时,须向消费者提供以下信息:①抗菌剂加工部位;②抗菌效果;③抗菌剂的种类;④抗菌制品的安全性;⑤抗菌制品的使用方法,以及其它注意事项。
本方针制订了抗菌制品制造销售企业所属工业团体需遵循的相关规定,但是,对于不属于工业团体的制造企业,其所有的抗菌制品如果全部符合本方针的规定,也允许在市场上进行销售。
SIAA自2000年12月开始使用的标准,是根据本方针制订的抗菌制品企业所属团体自主标准。
2000年12月,根据本方针结合抗菌制品检测方法,制定了抗菌制品抗菌效果检测的JIS Z 2801标准。
这个标准采用了SIAA已经使用的贴膜法,操作简单,重复性好,目前这也是国际上通行的方法,它通过前面所提到的国际标准化进程,在主要结构几乎没有改动的情况下,成功申请为ISO22196标准。
为了确保抗菌检测标准JIS的实施,SIAA制定了适合于抗菌领域的检测机构认定制度(Japan National LaboratoryAccreditationsystem:JNLA),在SIAA登记的抗菌制品的抗菌性能,其检测报告必须由通过了JNLA制度的检测机构出具,登记制品的抗菌性能,按照JISZ 2801规定,抗菌活性值在2以上,才能使用标有【JIS Z 2801抗菌适合】文字的SIAA标志(图1)。
図1JIS抗菌適合SIAAマーク
以上抗菌制品的历史和SIAA的发展历程如表1所示:
表1 抗菌制品的历史及抗菌制品技术协会(SIAA)的发展历程
时间
抗菌制品的历史
SIAA)的发展历程
1955年
开始制造抗菌纤维制品,因抗菌剂的耐久性等问题而停止
1965年
抗菌防臭纤维制品出现。因抗菌剂的稳定性和抗菌防臭效果的耐久性有缺点,不普及
1970年
安全性高的抗菌剂加工的抗菌纤维上市,市场规模扩大。
1985年
抗菌防臭袜【通勤快腿】深受大众欢迎
1990年11月
制定JIS L 1902(纤维制品的抗菌测试标准)
1992年—
开发出各种无机抗菌剂、形成纤维以外的抗菌制品市场
1993年6月
早期"银等无机系抗菌剂研究会(银抗研)"成立,其主要成员以制造和使用无机系抗菌剂的厂家为主
1995年~1996年
爱华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