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生有恋爱很久的女朋友,后来喜欢上了另一个女孩。他不是平常的喜新厌旧,见了妹妹忘了姐姐。他将大女朋友叫做“爱”,小女朋友叫做“喜欢”。既要爱,又要喜欢,哪边都不想割舍。“爱”陪他走过好多年,他已习惯并依赖有她的日子。
原来,爱是惰性和惯性。

他一直只对她说,我喜欢你。最浓情的时候,他也只说这个词。
开始她心里有点过不去,总想引他吐出那个词。
他像坚定的革命志士,不为所动。
后来她明白了。在他那里,爱是责任,是承诺,是背负。
电影《一天》里爱玛对德克斯特说:我爱你,很爱你,但是我已不喜欢你了。
我爱你 ,但是不喜欢现在的你。
我爱的是曾经的你。
或者说我爱的是我们一起走过的时间和时间里的你,还有我自己。
张爱玲看望逃难在温州的胡兰成后过半年,给他写信说:“我已经不喜欢你了。你是早已不喜欢我了。这次的决心,我是经过一年半的长时间考虑……你不要来寻我,即或写信来,我亦是不看的了。”
她说我已经不喜欢你了,她没说我不爱你了。
想必她心里还是爱着的。
爱可能萌于初见,但其实那瞬间是喜欢,不是爱。
爱不是一朝一夕,是水滴石穿,因为有时间的坚固,他(她)不想也不能改变,任凭着水流裹挟着向前,所以有时表现出来是被动语态,被责任、义务、惰性,绑架和驱使,它是一个既定的事实,或者规律,你只能遵循它。它看起来很温软,其实更多的是理性,面无表情,甚至机械的,会有窒息感压抑感。像齿轮咬住一样。
爱附着力很强,像水母,也像蜗牛,背着义务、道德、必须。
甚至还会有……囚禁感,虽然看起来水草丰沛色泽鲜亮,保存完好,但它或许早已是废墟。
到最后会不耐烦,让人想逃,甚至想死。
所以,它最后要么风干成亲情,要么腐烂于厌倦。
《一天》爱玛和德克斯特一年一见。第一次见面后走开,然后于每年的7月15日。德克斯特身边走马灯似的换着女朋友。爱玛在失意的时候总会想到德克斯特。他们像知己,不像情侣。一年年,一天天,渐渐,最后变成跟你完全不一样的人,远离你的世界,我依然爱你,但是我已经不喜欢你。
喜欢是活脱脱的,鲜嫩欲滴,它是现在词。永远是。是《围城》里方鸿渐对唐晓芙。这种新鲜感,如刚下树的水果,刚出土的蔬菜,雨后的草腥味和阳光味,它不会像爱一样要放到冰箱里保存。有时它还带点野性,所以更自我,不羁,纯粹,你无法拿条条框框去约束它,你也不忍心给它附加别的生硬的东西,它应该像风一些自由,像云一样飘荡。
“喜欢”不枝不蔓,增一分太肥减一分太瘦,是恰到好处的一段月色。
爱和喜欢之间有个中间地带,它保证双方都拥有适度的自由感觉和适度的依恋感觉。当中间地带消失后,齿轮关系便产生了。
责任,义务,承诺,委屈,抱怨,歉疚,痛苦……也产生了。
以前总以为爱比喜欢更深刻,喜欢是浅浅的爱,爱是深深的喜欢,现在觉得喜欢比爱更好处理和把握。
我说喜欢你时,云淡风轻,嘴角上扬,眼里有笑。
我说爱你时,庄严肃穆,内心扬起七级风暴。
如果爱是四季,喜欢是最华美的春色正好。
即使我不能爱你,亦不能阻挡我喜欢你。
喜欢就够了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