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人靠变异富人靠科技 穷人会错一世放纵一世 富人会错一时放纵一时

穷人会错一世放纵一世 富人会错一时放纵一时

  1910年2月12日,李秉哲出生在韩国庆尚南道宜宁郡正谷面中桥里。李秉哲出身于一个农民家庭,但家境比较富裕。李秉哲是家中四个孩子中最小的一个,在他上面还有一个哥哥和两个姐姐。

  李秉哲的父亲李赞雨是个知书达礼,思想比较开放,易于接受新鲜事物的人。他很重视对子女的教育,并且非常严格,但他有一套自己的教育方法,那就是晓之以理,他让李秉哲明白了许多的道理。李秉哲的母亲名叫权在林,这是一个性情相当温和的女人。与父亲的严格相比较,年幼的李秉哲显然更倾向于依赖母亲,所以他有什么事情多是和母亲沟通说明。

  1921年的春天,李秉哲11岁,这时候他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和打算了。他不想继续在家乡的学堂念书,而是想到新式学校去。李秉哲有了这个念头,不敢自己去向父亲说明,因为怕父亲不同意,自己还要挨批评,便先向母亲说明,然后求母亲代自己向父亲求情。

  父亲从母亲那里听到了李秉哲这样一个请求以后,非常痛快地就答应了。因为他早有把李秉哲送到新式学校去接受教育的想法,只是家乡没有这样的新式学校,又考虑到李秉哲年纪太小,一个人到外求学不放心。但现在李秉哲自己提出来,李赞雨也觉得是放他到外面闯一闯的时候了,一来可以煅炼一下他的生活自理能力,另外更主要的是想让他多学一点知识,否则在家里只是贪玩,学业就会荒废了。就这样,李秉哲被父亲在这年春天送到了晋州的智水普通学校三年级读书。在这里李秉哲不仅开阔了视野,还结识了不少的朋友。

  但因为年轻,总是向往着接受更多新鲜的知识和事物。三年级的第一学期结束,李秉哲回到家中休假,这时候,他两个在汉城读书的堂兄也回家来了。他们对李秉哲讲了许多发生在汉城的事,引起了他极大的兴趣。李秉哲的心开始有些蠢蠢欲动,他萌生了去汉城读书的想法。

 

  这一次李秉哲还是先和母亲说的,企图像上一次那样,让母亲替自己向父亲求情。但这次,母亲却持坚决反对的态度。没办法,李秉哲只有自己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到父亲那里去碰运气。

  穷人是恋旧的,特别是留恋旧的生活方式,旧的生存环境。因为他们早已习惯并且适应了旧有的一切。这样的生活方式,生存环境哪怕是一无是处,但只要他们还能在这样的环境里以这样的方式生存下去,他们是不会考虑其他的东西的,除非迫不得已。

  在中国,农民居大多数,富起来的也有,贫困的也有。富是因为他们放弃了原有的生存方式,不再过着二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多子多孙多福的日子。他们是紧扣时代的脉搏,紧跟改革的步伐,放弃旧有的观念,按时代的要求做事,从而富了起来。而依然贫穷的农民则依然重复着老祖宗的生存方式,刀耕火种,春种秋收,靠天吃饭,日复一日毫无变化,也不想走出去引进来。

  见过世面,才会有想法,不吃肥猪肉也看看肥猪跑嘛。既然不知道积习难改,那就换一个环境试试。

  富人总是在不断地尝试着新的生存环境,因为只有在新的环境里,才会有新的想法新的思维,才会重新审视自己审视时代,才会知道时代需要什么,自己应该做什么。

  当然,到新的环境去,这就需要勇气,而穷人恰恰就不具备这种勇气,更没有胆量,他们更自豪于小车不倒只管推,天塌大家死。

  李秉哲年轻时就想去非常广阔的空间,受异样的生活观念影响,为自己成为富人奠定基础,由此可见一斑。

  李秉哲知道,要想说服父亲,让自己到汉城去读书,必须得有充分的理由,并且要选择一个恰当的时机和场合。李秉哲一直在等待这样的机会。

  一天李赞雨的一位好友来家里,李赞雨十分高兴,当客人走后,情绪还很高。

  李秉哲认为这就是最好的时候了。他趁父亲高兴之际,跪倒在地,陈述自己的想法。李赞雨只是说李秉哲年纪小,而汉城离家又太远了,到汉城求学,让家里人不放心。李秉哲听父亲这样说,感到并不是没有一点希望,就把自己早已想好的理由一条一条地讲给父亲听。总之是强调既不耽误学习,而且还能开阔视野,学到更多的知识。李赞雨听李秉哲的话也不是没有道理,最后同意了他的请求。就这样,李秉哲离开家乡,踏上了去汉城求学的路。

  到达汉城以后,李秉哲暂时先住在嘉会洞的外婆家,并在离家不远的寿松普通学校读三年级。在这里,李秉哲的学习成绩并不理想,只有算数一科成绩还算突出。读完三年级又到四年级,四年级的课程结束以后,李秉哲就进了中乐中学速成科学习。在这里,李秉哲用一年的时间完成了普通学校的课程,然后升入初中部,继续学业。

  可就在这个时候,父亲李赞雨来信命李秉哲速回家乡完婚。父母之命不可违,李秉哲只得从命,回到家乡举行了婚礼。这一年他十六岁。婚后,李秉哲又回到汉城,进入高中部,开始了真正的寄宿生活。

穷人靠变异富人靠科技 穷人会错一世放纵一世 富人会错一时放纵一时

  李秉哲是一个视野开阔,永远也不满足于现状的人。在高中部学习了一段时间以后,他又有了去日本留学的打算。他把自己的想法和父亲说了,但这一次却遭到了父亲的责备。父亲并不是不愿让他去日本留学,只是希望他能够在这里先完成学业。

  但这件事情李秉哲已经下了决心,所以他一定要做,这正是他性格的体现。并且他认为自己已经长大了,有自己的决断力,可以为自己做主。所以,他不顾父母的反对,毅然决然地踏上了奔赴日本的旅程。

  几经辗转,到了东京。在东京,李秉哲遇到了从庆尚南道咸安来的朝鲜留学生——在早稻田大学三年级读书的李舜根。在李舜根的引导下,李秉哲进入早稻田大学专门部政经科读书。

  这时候,李秉哲已经意识到自己在小学和中学都没有好好地读书,现在到了大学,自己一定要好好地把握住机会,因为这是最后一次学习的机会了。所以,不仅仅是在课堂上,就是在课下,李秉哲也非常刻苦认真地学习,他非常珍惜这样一个难得的机会。可是刚刚过了一个学期,第二个学期刚开始,他就患上了严重的脚气病,并且越来越厉害,使他无法进行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李秉哲只好提前退学,回到家里休养。

  李秉哲先后曾在晋州智水普通学校、汉城寿松普通学校、中乐学校、日本早稻田大学这四所学校就读,但在每一所学校都没有读完全部课程就中途退学了,所以他没有一张学校的毕业证书,这是他一生中最大的遗憾。可是在求学的过程中,在晋州、汉城、东京的所见所闻却让他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为以后的成功打下了一个良好的铺垫。

  退学后的李秉哲回到家乡休养,没过多久,身体就恢复了健康。从此以后,他并没有继续学业,而是过了几年随意散漫的生活,每天无所事事,以游乐和玩骨牌来消磨时间。而转变却是由于一个契机。

  有一天,李秉哲又出去玩骨牌了,并且玩到很晚才回来。这时候,他已经有三个孩子了。回到家里,李秉哲看着躺在床上三个孩子熟睡的脸,突然感觉到自己一直生活在一场噩梦当中。这个噩梦,在这个晚上醒了,他第一次意识到自己虚度了太多的光阴。

  这一年李秉哲26岁,他认真地回顾了自己这二十六年的生活,简直一无所获,如果以后还每天这样游游逛逛下去,这一辈子很快就会被消耗掉了。李秉哲知道,再这样下去是绝对不行了,他决心要做点什么事情,以使自己这一辈子不白活。

  人生谁无错?除非是圣贤。

  每个人都会有错,都会放纵自己,无论是穷人还是富人。二者惟一的区别就是富人可能错一时,放纵一时,绝对不会错一世,放纵自己一世。而穷人则不同,他们不但错一时,而且会错一世,他们从来不以错为耻,而以放纵自己为荣。

  穷人在能混下去的时候不会思考自己的生活方式,更不会看看自己所走过的路。他们在混不下去的时候,最多只能换一种简单的方式继续打发生活,这种生活叫度日也叫度命。他们有一千个理由穷下去,就是没有一个理由从此洗心革面,奋起直追。

  富人也可能走错路,但是当他们发现自己走错路的时候,无论走了多久,无论走多远,都会马上停下来,调整前进的方向,加快自己的脚步,追回浪费掉的时间,重新活一把,不活个虎下山,也活个龙摆尾。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24351/119584259031.html

更多阅读

穷人靠变异富人靠科技 穷人如何理财变富人?

社会上有穷人,也有富人,穷人为什么穷,而富人为什么会富。有时,明明是同样的起点,同样的付出,最后拥有的财富却不同。现在,“你不理财,财不理你”这句话很流行,说的就是要懂得理财,懂得生财之道,谨慎选择并尝试一些理财方式和渠道。

穷人靠变异富人靠科技 穷人变富人的理财经

  一、理财的三个环节1、攒钱:挣一个花两个一辈子都是穷人。一个月强制拿出10%的钱存在银行里,很多人说做不到。那么如果你的公司经营不好,老总要削减开支,给你两个选择,第一是把你开除,补偿两个月工资,第二是把你一千元的工资降到九百

穷人靠变异富人靠科技 理财穷人变富人

  富人总比穷人富,而穷人总富不起来。投资理财,让穷人可以富起来。  亿万富翁的神奇公式  假定有一位年轻人,从现在开始能够定期每年存下1.4万元,如此持续40年;但如果他将每年应存下的钱都能投资到股票或房地产,并获得每年平均20

穷人靠变异富人靠科技 穷人变富人的理财经

   一、理财的三个环节1、攒钱:挣一个花两个一辈子都是穷人。一个月强制拿出10%的钱存在银行里,很多人说做不到。那么如果你的公司经营不好,老总要削减开支,给你两个选择,第一是把你开除,补偿两个月工资,第二是把你一千元的工资降到九

穷人靠变异富人靠科技 穷人知道保位子 富人知道换位置

穷人知道保位子 富人知道换位置   王永庆从小就认为贫穷并不可怕,可怕的就是没有斗志。家庭的现状让王永庆没有执著于走因书而仕,因仕而贵的“成才发达”之路,也没有继续受穷的生存模式——靠茶为业,而是离开了做什么也富不起来的家

声明:《穷人靠变异富人靠科技 穷人会错一世放纵一世 富人会错一时放纵一时》为网友孤独密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