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枣阳 湖北枣阳考古发现迄今为止中国最早“琴瑟和鸣”

湖北枣阳 湖北枣阳考古发现迄今为止中国最早“琴瑟和鸣”

在武汉举办的湖北音乐博物馆“泛川古琴馆”开馆活动上,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公布,湖北枣阳郭家庙墓地发现了较为完整的琴和瑟,距今2700年,为目前所知最早,再次刷新了人们对于中国古代音乐的认知。

湖北枣阳郭家庙曾国墓地,是春秋早期的一处遗址,距今2700年。墓地处于随枣走廊入口,是我国古代南北往来的交通要道。

湖北省博物馆馆长方勤介绍,本次郭家庙墓地出土的琴、瑟均出自曹门湾墓区的86号墓。琴长约92厘米,宽约35厘米,通体略似高髻人形,箱体整木斫成,髹黑漆,属于“半箱琴”。琴龙龈处有较深的过弦痕迹,首岳山嵌入琴体,旁有弦孔若干。

方勤同时介绍了瑟出土的情形:瑟长180厘米,宽34厘米,瑟枘是羽人的形象,弦孔和首岳亦很清楚。此前我国从未发现相对完整的春秋早期的瑟。

在考古发掘中,瑟多琴少,琴、瑟同出的概率极小。以前所知出土年代最早的瑟当属湖北当阳赵巷4号墓出土的春秋中晚期的两件瑟,其次是湖北当阳曹家岗5号墓出土的春秋晚期的两件瑟。琴的发现则屈指可数,一是战国早期著名的曾侯乙琴,也被称作“十弦琴”;二是盛唐时期的名琴“九霄环佩”。

专家指出,本次郭家庙发现的这张琴比曾侯乙十弦琴早约300年,而这对琴与瑟的组合,更是目前所知最早的“琴瑟和鸣”。

《礼记》讲:“士无故不撤琴瑟。”《左传》讲:“君子之近琴瑟。”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琴、瑟合称常喻以和谐之意,表达夫妻感情和睦、朋友情谊深厚。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国际博协乐器专委会执委张翔告诉记者,从考古学的角度来说,这对琴、瑟其实并不“和谐”。他向记者展示一张从南往北拍摄的曹门湾86号墓的图片,琴位于棺的东北角,因具备礼用功能,摆放在礼器的位置。而瑟处于棺的南部,只具备乐用功能,属于“实用性”器物。

“可以说,至少直至战国中晚期,琴的地位比瑟更高。”张翔说,但是目前考古界对其了解甚少,还要等待实验室的清理、绘图、拍摄之后,考古专家再展开进一步研究。

以上是用户分享关于湖北枣阳考古发现迄今为止中国最早“琴瑟和鸣”的资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了,感谢您对爱华网的支持!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24351/664275292567.html

更多阅读

考古发现695集 考古发现古墓纪录片

考古发现猫咪木乃伊惊现英住宅阁楼徐闻发现一批罕见蟹化石中国最大石城发掘:20余块人面石块…鲨鱼粪中发现最古老绦虫卵化石陕西现密集旧石器遗址:意义不亚于…石城遗址玉器均出土于墙体内三星堆现神秘建筑疑似古蜀宫殿市民猜测成都千

考古中发现的八大中国古代美女 考古发现

考古中发现的八大古代美女本文作者 倪方六在近现代考古史上,发现了不少女性未腐尸体和较为完整的颅骨,有的甚至栩栩如生,令世人惊叹“活见鬼”。这些女人,活着时到底长什么样子呢?现代人像复原技术让她们复活了。我从近些年经中国专家

探索发现之考古中国 中国考古发现与研究

探索发现之考古中国http://v.ku6.com/special/show_3591072/cRhuQ3TYYLfWqjuE.html第一部 文明前传  · 考古中国 第一部 文明前传 河姆渡文明之谜(2004-65)   · 考古中国 第一部 文明前传 消逝的良渚古国(2004-66)   · 考

15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 201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陕西宝鸡石鼓山商周墓地  石鼓山墓地经过两年发掘,发现商周墓葬15座,出土文物230余件(组),其中的高领袋足鬲改变了以往此类鬲不可能晚到西周的观点。出土的92件青铜礼器与26组铭文及族徽符号格外瞩目,特别是青铜礼器中的两座超

曾侯乙墓考古纪录片 曾侯乙 曾侯乙-考古发现,曾侯乙-相关资料

曾侯乙,姓姬,名乙。生卒年不详(据考古发现推定,他大约生于公元前475年,卒于公元前约433年),史籍并无其人记载。是中国战国时期南方小诸侯国曾国的国君。曾侯乙应当生于公元前475年或稍晚,约在公元前463年前后成为诸侯王,在位约三十年。出土文

声明:《湖北枣阳 湖北枣阳考古发现迄今为止中国最早“琴瑟和鸣”》为网友道神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