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何七判官昌浩 赠何七判官昌浩 【有时忽惆怅下一句】李白《赠何七判官昌浩》赏析

赠何七判官昌浩 赠何七判官昌浩 【有时忽惆怅下一句】李白《赠何七判官昌浩》赏析

你知道有时忽惆怅下一句是什么吗?这句诗是出自李白的《赠何七判官昌浩》,下一句是“匡坐至夜分”。




    【有时忽惆怅下一句】
    赠何七判官昌浩     朝代:唐代     作者:李白     有时忽惆怅,匡坐至夜分。     平明空啸咤,思欲解世纷。     心随长风去,吹散万里云。     羞作济南生,九十诵古文。     不然拂剑起,沙漠收奇勋。     老死阡陌间,何因扬清芬。     夫子今管乐,英才冠三军。

    终与同出处,岂将沮溺群?




    【译文】

    有时我忽觉心情惆怅,兀然独坐直至夜半。天亮时空怀壮志,仰天长啸,欲为世间解乱释纷,一展怀抱。我的心随长风直上万里,吹散天空中的浮云。我羞作济南伏生,九十多岁了还在啃书本,吟诵古文。不如撰剑而起。到沙漠上去拚杀厮斗,为国立功。一辈子老死于阡陌之间,怎能扬大名呢?夫子您是当今的管仲和乐毅,英才名冠三军。我想您终会一起建功立(aIhUaU.COm)业,岂能一辈子与长沮、桀溺为伍呢?




    【赏析】
    此诗最显著的特点是善于抒发诗人内心的矛盾和苦闷,最终以摆脱这种苦闷而展示出诗人乐观向上和积极进取的精神。诗可分三段,第一段为前四句。开篇”有时忽惆怅,匡坐至夜分“两句,直接点出积郁于心的”惆怅“。这惆怅虽仅时而出现,但对积极进取、乐观豪爽的诗人来说,却也是非常严重的。为此,他正襟危坐,自夜至明,最后竟不得不用长啸声来加以发泄:”平明空啸咤!“然而,”啸咤“是无济于事的,只不过聊以发泄胸中的不平之气而已,所以用了一个”空“字。”思欲解世纷“,用了战国时鲁仲连的典故。由此可以看出诗人之所以”惆怅“,原因是为了解除安史之乱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苦难。这就是全诗的主旨所在。诗中的矛盾和苦闷心情也是产生于这里。
    诗的第二个特点便是在积极用世和消极思想的对比之中进行多层次的交叉抒写。这一特点主要体现在诗的第二段。这一段共八句,在揭示诗人内心活动方面较之第一段更加深入具体。”心随长风去,吹散万里云“二句,上承”解世纷“作飞动的描写,用以状写理想与抱负的远大。这是正面的直抒。”羞作济南生,九十诵古文“是反面的对比。就李白看来,面对安史之乱的混乱局面,即使自己已年逾花甲,但也不能像伏生那样,老死于经文之中,于国于民毫无补益。这是一层。”不然拂剑起,沙漠收奇勋“又是一层。这两句承上而言。如果自己不能乘风破浪,实现”济苍生,安黎元“的抱负,那么,也应在国难当头之时,拔剑而起,为统一祖国而建立功勋。这是正面的发挥。”老死阡陌间,何因扬清芬“又是反面的对比。

    诗的第三个特点是把古人、友人与自己交织在一起来加以描写。这明显地体现在第三段,即最后四句里边。”夫子今管乐,英才冠三军。“诗人用管仲、乐毅来比喻何昌浩,同时,也是在写自己的怀抱。李白在诗中多次把管仲、乐毅作为自己仰慕和效法的榜样。最后”终与同出处,岂将沮溺群“二句表示,自己将跟何昌浩一样,为国为民干一番事业,而决不能像长沮、桀溺那样做逃避现实的隐士。




    【李白——生死考证】
    上世纪90年代,吉国考古学家曾在碎叶城遗址进行发掘,除了许多佛教文物,他们还发掘出一块唐代石碑,其上有“安西都护府侍郎李某……”字样,这又进一步证实了郭沫若最早考证的李白故乡在碎叶的说法。其父李客,生平事迹不详。20世纪60年代前,中国学者普遍认为李白出生于四川江油(今四川绵阳江油市青莲乡)。
    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按照这个说法李白与李唐诸王同宗,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同辈族弟。亦有说其祖是李建成或李元吉,因为被灭族而搬至西域;但此说缺乏佐证。据《旧唐书》记载,李白之父李客为任城尉。

    安史之乱发生的第三年(756年),他感愤时艰,曾参加了永王李璘的幕府。不幸,永王与肃宗发生了争夺帝位的斗争,兵败之后,李白受牵连,流放夜郎(今贵州境内),途中遇赦写下《早发白帝城》。晚年漂泊东南一带,投奔族叔当涂县令李阳冰,不久即病逝,也有说是:“醉致疾亡”,就是喝酒引发疾病而死(见皮日休《李翰林诗》)。也有说是单纯的喝酒猝死(见《旧唐书》)。也有说是醉酒入湖中捉月溺死,这种说法古已有之且广为流传。




    第一种说法:那是李白七岁时,父亲要给儿子起个正式的名字。李白的父母亲就酷爱读书,他们要培养儿子做个高雅脱俗的人。
    父亲平时喜欢教孩子看书作诗,父亲在酝酿起名之时,同母亲商量好了,就在庭院散步时考考儿子作诗的能力。父亲看着春日院落中葱翠树木,似锦繁花,开口吟诗道:“春国送暖百花开,迎春绽金它先来。”母亲接着道:“火烧叶林红霞落”。
    李白知道父母吟了诗句的前三句,故意留下最后一句,希望自己接续下去。他走到正在盛开的李树花前,稍稍想了一下说:“李花怒放一树白”。
    “白”——不正说出了李花的圣洁高雅吗?父亲灵机一动,决定把妙句的头尾“李”“白”二字选作孩子的名字,便为七岁的儿子取名为“李白”。
    第二种说法:李阳冰的《草堂集》序中说:“逃归于蜀,复指李树而生伯阳。惊姜之夕,长庚入梦。故生而名白,以太白字之”。
    范传正的《唐左拾遗翰林学士李公新墓碑》中写道:“公之生也,先府君指天(李)枝以复姓,先夫人梦长庚而告祥,名之与字,咸取所象”。
    从以上文献中我们不难看出,李白的姓名是李白的父亲回到蜀中先给自己恢复了李姓后才给后来出世的李白取的名字,李母梦到太白金星后于是有了身孕,在阵痛难忍中生出李白,李白的名字就是根据这一梦境得来的。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24351/749682191829.html

更多阅读

西路归来之后的李卓然 李卓然简历

西路归来之后的李卓然 西路军战败李卓然连降八级遭受同事指责 史载: 3月14日,西路军抵达康龙寺,又与尾追之敌激战一天,伤亡200多人,余部边打边撤,集中石窝山头。随即召开会议,作出三项决定:一、徐向前、陈昌浩离开部队,回陕北向党中央汇报;二

超级牛人朱柏山----《我的汽车生涯》读后感 超级牛人

以后多写读后感,少写股市。  美国有斯隆的《我在通用汽车的岁月》这本管理界中里程碑式的好书,中国也有一本类似的书,就是陈祖涛先生的《我的汽车生涯》(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当然,《我的汽车生涯》主要是人生回忆录,讲了作者帮助我国建

朝鲜国家画展 2016朝鲜画展

朝鲜国家画展caobairui 发表在绝美图库华声论坛 http://bbs.voc.com.cn/forum-61-1.html分享到:百度搜藏新浪微博腾讯微博QQ空间人人网更多5月18日,朝鲜国家画展在南京国际画家村首次开展。本次展览汇集了来自朝鲜的多位国宝级绘画大

少年阴阳师天狐篇2 少年阴阳师天狐篇小说

玄武:太阴!你在这里干什么啊,昌浩很担心你的啊!太阴:怎么说我也是十二神将之一,在这种极其平静的山里能有什么发生啊!玄武:事情办完了就应该快点回来的吧,要让昌浩做多余的担心的话,身体情况可能又会恶化的。太阴:我知道了啦。猎到的东西就在那

声明:《赠何七判官昌浩 赠何七判官昌浩 【有时忽惆怅下一句】李白《赠何七判官昌浩》赏析》为网友优越少年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