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贾政过生日那天,天上掉下一个大喜讯:贾政的女儿贾元春被皇帝封为凤藻宫尚书,加封贤德妃。贾府上下内外人等,除了贾宝玉置若罔闻外,莫不欢天喜地。常言道:“一人到得道,鸡犬升天。”王熙凤更是被这个从天而降的喜讯撩拨得飘飘欲仙,贾琏从外地回家一进房门,凤姐这个有名的大醋缸,一改往常一问二审三查丈夫是否拈花惹草的作风,竟然喜盈盈地开起了文绉绉的玩笑来:“国舅爷大喜!国舅爷一路风尘辛苦!小的听见昨日的头起报马来说,今日大驾归府,略预备了一杯水酒掸尘!不知可赐光缪领否?”受宠若惊的贾琏,从未受到如此高规格礼遇,连忙笑道:“岂敢!岂敢!多承,多承!”作者通过这一细节的描写,生动地再现了有些人当上了皇亲国戚后的那种洋洋得意的神态。然而,和皇家攀上了亲,果真是一步登天,一切都是那么美好如意吗?!
贾元春省亲是贾府显摆皇亲国戚威严的一次难得的机会,为了迎接这件盛事,贾府倾其所有,银子花得如淌海水一般,修建了占地三里半的省亲别院,即大观园。贾元春省亲,皇帝只准许逗留半日,让我们来看看,在这半天的时光里,贵妃能省出什么样的亲来,又有多少情可以省出?贾母领合族女眷在大门外跪迎贵妃进府后,在贾母正室,贵妃欲行家礼,贾母等跪止不迭。贵妃满眼垂泪,一手搀贾母,一手搀王夫人,三人满心里皆有许多话,只是具说不出,只管呜呜对泣。为什么有话说不出,因为一旦同皇帝攀上了亲,那就意味着你的生命灵魂以及亲情,都已经属于皇家的了。该说什么话,该叙什么情,都得按照皇家的规矩办,稍有不敬之言,越礼之情,就有可能祸从天降!难怪脂砚斋在此处评点道:“得力擅长,全是此等地方,非经历过,如何写得出。”别看贾政平庸无能,但凭借对皇帝的忠心耿耿和歌功颂德的业务专长,在官场里也混得顺风顺水。贾政和元春父女相见,贾政代表贾府含泪启道了一篇高歌皇恩浩荡的万岁颂:“垂古今未有之旷恩,虽肝脑涂地,臣子岂能得报于万一!愿我君万岁千秋,乃天下苍生之同幸也。”其肉麻的吹捧,让人听得鸡皮疙瘩掉一地。贾政这一大堆车轱辘话,同骨肉亲情实在扯不上半毛钱的关系,即使皇帝听到了,也不过是一丝过耳轻风,未必当真。当贤德妃贾元春这棵大树一倒,贾府顷刻之间就树倒猢狲散,皇亲国戚的关系就是如此脆弱不堪,贾政煞费苦心的这番感激涕零的表白,岂不是成了一个痴人的可笑梦呓!
贾元春省亲的唯一价值在于她面对跪在自己眼前的父母,道出了几句真情话来:“田舍之家,虽虀盐布帛,终能聚天伦之乐;今虽富贵已极,骨肉各方,然终无意趣!”脂砚斋对元春的真情倾诉给予了极高的评价:“追魂摄魄,传神摹影,全在此等地方,他书中不得由此见识。”脂砚斋真是看透了元春的女儿心。贾元春贵为皇妃,她已经到达了社会金字塔的顶端,可谓是万众仰慕,富贵已极。但是,众人眼里看到的只能是皇宫外部的金碧辉煌,只有走进皇宫内部才会发现那是一座阴森肃杀的恐怖城。这里没有亲情,没有温暖,更没有道义,阴谋诡计和勾心斗角的阴影时刻笼罩在每位后宫嫔妃的头上。无论得宠与否,稍有不慎,就有可能被无形的黑手扼杀于无声之中!元春内心的痛苦和恐惧只有她自己清楚,为了家族的命运,再沉重的十字架她也必须默默地背负着,只有在父母的面前,她才不惜担着冒犯天威的风险,讲出皇宫是不得见人的去处的大不敬的话来,贾元春在亲人面前,总是讲一句话流一串泪,贾迎春为家族送去了鲜花著锦,烈火烹油之盛景,但是,面对泪如雨下的元春贵妃,她的亲人,谁个能体谅她的痛苦?那个能理解她的悲情?谁人能真正听懂她的肺腑之言?
当祖母、父母都跪在孙儿面前时,双方都已经明白:当年温馨的骨肉亲情早已变成了冰冷的主子和奴才的关系了,她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厚厚的壁垒,是皇权这把利剑击碎了人间最真诚,最美好的情感!花费了数不清的民脂民膏,折腾了说不尽的人力物力,只为贵妃这短短半天的省亲。可省来省去,人们看到的只是几滴真假难辨的泪珠,听到的只是几句空泛肉麻的颂扬,还有十几首应景的诗文和几出折子戏。什么骨肉亲情,什么仁爱孝道,全成了不着边际的扯淡!谁也想不到,元春省亲省出来的却是以孝治国的大旗之下的伪善和欺诈,浩荡的皇恩就是如此的滑稽可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