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江画派 松江画派 富于江南清疏情致的松江画派

【导读】松江画派,又称“云间画派”,简称“松江派”。是中国画流派之一。晚明松江府治(今属上海市)下三个山水画派的总称。一是以赵左为首的,称“苏松画派”;二是以沈士充为首的,称“云间画派”;三是以顾正谊及其子侄辈称“华亭画派”。这些画家,除宋阳外,都是松江府人,风格互有影响,故总称:“松江派”。

松江画派又称“云间画派”。在美学思想和绘画风格上基本一致,讲究水晕墨章,古雅神韵,富于江南清疏情致,一般认为该画派对后世及“海上画派”的形成具有较大影响。

    其时董其昌的书画,为一时之宗,与陈继儒并称于世。

松江画派 松江画派 富于江南清疏情致的松江画派

    从严格意义上说,并不是一个有着严密组织结构的一统画派,它泛指明末松江地区一批艺术旨趣相近、笔墨技法互有取补和影响的画家群体。他们之间大多为画友关系,也有师生相承者。然而,不像吴门画派那样,通过血缘、亲谊嗣承和师生传授方式,组成带有宗法网络性质的较紧密的画派结构,并产生创立画派主导性风格的领袖式人物。

    画史上最早提出“松江派”名称的是范允临,他是董其昌的朋友,他在《输蓼馆集》里说:“此意唯云间诸公知之,故文度、元宰、元庆诸名氏,能力追古人,各自成家。而吴人见而诧曰,松江派耳。”略晚的江苏江都人唐志契在《绘事微言》里,再次提到松江派,他说:“文人学画山水,易入松江派头”。据上述记载,可知在明末松江画派的存在已被世人所承认,然而尚未有公认的领军人物,而是“各自成家”,以致明末清初画史在叙述松江派时,又列出各种支派,推出各自的主将。

    明晚期万历至崇祯年间,山水画领域曾经雄踞画坛龙首地位的吴门画派,已逐渐走向衰微,随之出现名家竞进、画派纷争的局面。在这些画派中,松江派因为拥有一位官居显位、书法、绘画艺术都有创造性成就、书画鉴赏水平精深、且在书画理论上卓有见识的董其昌,而声誉日隆。

    松江画派支派分立,但最终都wWW.aIhUaU.cOm归属于董其昌的麾下,其缘由并非出于画风的追踵,主要是绘画思想、创作方法和艺术旨趣上的服膺和趋从。他们在美学思想和绘画风格上基本一致,讲究水晕墨章,古雅神韵,富于江南清疏情致,一般认为该画派对后世及“海上画派”的形成具有较大影响。

    董其昌作为晚明“松江派”的领军人物,其绘画思想、创作原理、艺术风格以及“南北宗”学说,在十六世纪下半叶以后,产生了历史性的影响。清初正统派大师王时敏、王鉴年少时亲受董其昌的指授,随后将董所主张的集古之大成之观念,更为彻底地贯彻到创作实践中去,从而建立起主导画坛三百年的以摹古、仿古为宗旨的绘画风气;同时,个性派画家龚贤、朱耷(八大山人)、石涛等人,也从董其昌的学说中择取理论武器,依靠师化自然和学古变法,创造出强烈的个人化风格。可见董其昌及其松江画派识见和风格,对后世抱有不同艺术宗旨的画家群体产生了多么大的影响,这在历史上几乎是绝无仅有的。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24851/57604165050.html

更多阅读

上海松江泰晤士小镇美丽的风光 松江泰晤士小镇门票

2012年国庆到上海、杭州走了一趟,是十多年后故地重游。上海曾去过多次,却从未到过它的郊区松江。此地偏安于上海西南,是上海历史文化的发源地,也是明末著名书法家董其昌的故乡。这里有以高尔夫球赛而闻名的美丽佘山,最重要的是,这里有松江

松江泖港浦江源温泉农庄 松江泖港

一直听人说泡温泉很享受。不过,之前我从来没有体验过。因为感觉温泉都在山清水秀的山林地带,我也没有精力出去。今年三月,听说松江也有了一个温泉。好像是人工利用自行开采的矿泉水开发的。不管自然还是人工,有总比无好?于是,今年三月末春

声明:《松江画派 松江画派 富于江南清疏情致的松江画派》为网友屿南凉北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