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一字一故事(25) 齿(chǐ)
“辅车相依,唇亡齿寒。”出自《左传.僖公五年》。意谓辅与车,唇与齿互相依存,利害相关。
这里的“齿”是象形字,看上去惟妙惟肖。甲骨文象一个人张开大口,露出上下几颗牙齿。金文形体变得比甲骨文复杂了,下部增加了“止”形作为声旁,这样一来,由原来的象形字变成了下形(?)上声(止)的形声字了。小篆的形体是由金文形体演变而来。楷书因为字体太繁,笔画太多,简化成现在“齿”字。
“齿”字的本义就是“门牙”。因为牙齿的数量与年龄有关,因此又当“年龄”讲。如柳宗元《捕蛇者说》:“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意思是说:回到家里,便津津有味地吃着我地里出产的东西,就这样来度完我的岁月。
“齿”有时也当“录用”讲。如《尚书.蔡仲之命》:“降霍叔于庶人,三年不齿。”意思就是把霍叔降到庶人这等级上去,三年不录用。在古汉语中,牙和齿各有所指,所指的对象部位不同,牙是指牙床后部的大牙、槽牙,齿是指门牙。
口齿伶俐
50年代初,夏青(著名播音员)被分配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任播音员工作。刚开始时,他在字音问题上遇到的困难比同行的许多人要大得多。他不是北京人,出生在黑龙江省呼兰县,从 小在哈尔滨长大。他有东北口音,需要一个字一个字地改过来。于是,他虚心地向电台的北京人学习。
夏青自从认识葛兰以后,似乎纠正得更快了,说话中只要错一个字,葛兰就学他,笑他。葛兰说:“那时候,他还分不清guó和guǒ呢,常把'国guó家’读成“国guǒ家’,为了学习标准读音,他把字典都翻破了。
夏青赢得“语音纯正”这四个字是极不容易的。他曾向语言研究所专门研究物理语言学的周殿福老先生请教地发音理论,向老艺人白凤岩学过唱单弦,研究曲艺演员的吐字归音的独特技巧……有一分耕耘,有一分收获。短短几年的功夫,他终于成为一名语言学专家,同志们风趣地把他叫作“字音政府”。
多少年后,他和葛兰都成为饮誉中外的著名播音员。
<?xml:namespace prefix = "o" />

你在本篇停留 ·
冷月无声欢迎您
更多精彩等待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