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女子的美
中原是个有情致的地方。
天堂胜景,名山盛水,世外桃源,佳丽之地,牡 丹之乡。
去郑州看"二七"塔,到安阳感受商文化,去王屋写生看枫叶,到洛阳欣赏牡丹花,去南阳感悟"三国",到开封体会宋文化,去驻马店购小磨香油, 到信阳买毛尖新茶。
不到河南走走,不来中原看看,您将遗憾一生。
这不,喝济源的水,看洛阳的花,读开封的诗,品信阳的茶,饮宝丰的酒,吃中牟的瓜。 宠辱不惊,进退自如,人生足矣,这一切的一切,当然都是迷倒文人的境界, 但其实这往往只不过是中原的背景。
千百年来,使中国文人神驰梦想,甚至使一个北方的皇帝也不惜放弃朝政而三下中原的真正缘由,我认为那是中原那一道道迷人背景之中,更有一位真正的"中原主角",那就是"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的中原女子。
中原女子的美丽,确实不同于其他地方,北方的女子虽然美丽,但稍嫌粗犷;南方的女子虽美丽,可略为纤细;而中原女子的美丽,美在 天衣无缝。"自古中原出美女",此言实为不虚也。
中原的水清冽俊秀,中原的 女子轻灵飘逸。
那一缕缕婉约风情,在中原的和风中温柔弥漫,袅娜出一种小桥流水般的清雅韵致。
从中原走出来的女子,就像是水做的精灵,有着水般的 柔软和清丽。
细腻的皮肤,轻灵的腰肢,一份睡莲般的美丽,舒展在纤细温婉 中。
一颦一笑,一嗔一怒,无不流动着中原女儿家的万般风韵。中原女子有点 嗲。
但不是矫柔造作,也不是无病呻吟。
那一点娇,一点作,一点小性子里有着小鸟依人的可爱,揉肠百转的风情。
那浅笑轻颦,含羞藏娇,软语呢喃,诉说还休的娇媚中,流淌着温柔缠绵女人味儿,一点一滴流进男人的心田,侵化 了男人那里粗糙和坚硬的心。
中原女子的美,美在身材,多一分则觉丰满,少 一分便觉羸弱,婷婷娉娉,婀娜多姿,实乃匀称绝伦。
中原女子的美,美在肤 色,妙就妙在中原的山水灵秀,滋养出一方水灵清秀的女子,与这山水交相辉映。
她白,但不透明,带着一点儿粉红团儿的影影约约。
她滑润,就似凝脂雪 膏般儿,她细腻,那脸庞,吹弹便破。
玉一般的手臂半露,雪一般的柔荑轻舒,就似沐浴着一层圣洁的光辉。
中原女子的美,美在容颜,那弯弯的柳眉,就象 双雁掠过黄河水;那双含情脉脉的双眼,就象西湖水含烟。那双小巧的樱唇, 仿佛便如王屋山上的红叶般嫣然。
中原女子仿佛都是从李清照的词中走出,婉 约、典雅而多情。
夜晚在夜色中仰望长空,听月儿行走的声音,在春日的郊野,捧起泥土和野花的芬芳,为春伤怀,为情落泪。
然而她又是迷蒙含蓄的脉脉情 怀,绵绵思绪,都深藏在心底,就象春日河中的水草,尽管激情洋溢,摇曳多姿,而水面却不见波澜。
中原女子的美,美在气质,她柔,而不弱。
她艳,而 不妖;她可亲,而不媚惑;她绝色,而不盛气凌人。
糯糯儿的吴侬软语,听起来不疾不徐,甜丝丝儿,就如咀嚼绝品的水果。
而那明媚的一笑,就象春风拂面,暖人心脾,又仿佛似山边小溪潺潺的流水,又像西子湖畔盛放的鲜花,绝 美无比。
中原女子情怀细腻,生活精致,衣着、发型、居家生活讲究品味。
她 不一定追求名牌和高价,但也不会胡乱穿戴。
一件普普通通的衣衫,在中原女 子的身上就能穿出特殊的韵味,穿出中原山水的婀娜多姿和一份与众不同的特 色。
不信你走在河南的街头,常常有这样的女子飘然而过,她像一朵素净、雅洁的白云,飘逸而不张狂,她又像三月里的小雨,一半儿烟一半儿雾,清新而 浪漫。
她没有咄咄逼人的美丽,也没有艳压群芳的气势,她就这样自然而本真 的站在你面前。
她的眉眼细致而温柔,一次凝视,一个回眸,都会让你深深沉浸在她温暖的眼波里。
她的笑声被和风送来,如廊下清脆的风铃,明朗而不造 作,敲打在你心上,沁入你的心扉,那真是一剂清新润肺的良药。
她这样款款 地和你诉说着什么,不急不躁,糯滋滋甜津津。
她时而娇,时而嗔,如莺语婉 转,让你真的很难对她生气哦。
中原女子的美是不用说的,但容貌毕竟是一种 物质形态。
唯有中原女子身上那隐隐透出的神韵和气质,是别处女人学不来的。 即使学了,也只会给人一种别扭的感觉,有如"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中原女子身上这种非凡的气质,那就是善解人意,勤劳贤惠,睿智豁达,开明大度。
中原女子是最典型的东方女子了:刻在屏上,她能笑;绣入绢里, 她能舞;玉雕成塑像,她就是立体多情的东方美人胚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