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仅3个月,这哥们徒手在荒郊野外造了间房子》
小怪说 | 从搭建框架到烧制瓦片,他花了3个月的时间徒手建造了一间房子。不借助任何现代工具,这真是堪比贝爷!
David Wescott ,Boulder Outdoor 学校的前教育主任。三十多年来他一直是野外生存教育领域的领军人物。《Camoping in the Old Style》一书的作者以及《Primitive Technology:A Book of Earth Skills》一书的作者加编者。
▲ David Wescott在野外
促使他萌生在野外造房的念头源于当地匮乏的屋顶建造材料,当地居民的屋顶都是由茅草建成的,而茅草屋也往往因为湿度或者各类昆虫而腐烂。
根据自己制作陶艺的经验,他发现瓦片屋顶不仅可以解决上面的问题,还能防火能够很好的应对寒流的天气。
“徒手造房步骤 ”

石斧制作,伐树用
石凿凿榫眼 将6跟柱子插在空地上,用木棒和石凿在每根柱子末端0.5米打上方孔。
从5月21号到31号,经过10天的时间,David Wescott 初步完成了房屋的架构。
为了能适应当地潮湿的环境,David Wescott 花了大量的时间在制作瓦片上。
▲ 屋瓦制作--脱坯
▲ 烘干
▲ 烧制
▲制作脊瓦
▲ 19个小洞的炉膛
瓦片通过窑炉烧制,原始的窑子用两块石头或者一块断裂的瓦片作为窑门,这使得空气和木头能够充分的燃烧从而提高效率。
▲ 用来烧瓦片的窑炉
在制作瓦片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Wescott措手不及的事。六月的澳洲出人意料的下了一个月的雨,没有烤制的瓦片都开始溶解了,导致整个造房的工程停滞了。由于没有瓦片的遮挡,整个房屋框架都开始发霉。Wescott开始建造棚子储存木材以及瓦片,等待雨停的日子。
7月14号,雨停之后Wescott继续制作并烤制瓦片。瓦片在烧制前必须完全晾干,有一点点潮湿都会在烧制的过程中裂开,从而影响整个房屋建造的过程。
▲ 烧制中的瓦片
▲陶器窑图片,按这方法一次的烧制量就大多了
烧制好的瓦片需要错落有致的叠放。
▲ 房顶
▲石砌地暖
最后的墙体是由石头跟泥土混合制成的,虽然它的厚度只有0.25米,但完全不用担心墙体会倒塌,在堆砌的过程中墙体越来越结实稳固。
▲ 墙体
“Wescott小总结 ”
这是我建造过最复杂的小屋,它不仅需要我寻找材料,设计比例,还需要管理资源。这是我第一次尝试把榫眼和tennon结构同时用在一个小屋的结构上,还有增加了屋顶材料的重量,但是看起来挺不错。烧制瓦片的时候一批20片是低效率的,这样充足的热量,一次可以烧制26片。地热系统是一个有趣的尝试虽然它一年中最多只有几个月能用到,它的建造很容易而且能够使得这个屋子在寒冷的时候更加舒适。泥墙很容易建造但是要比篱笆墙付出更过的体力,它使整个屋子的结构更加稳固,在建造泥墙之前,屋顶有轻微的摇晃。完成后的结构上有一点暗需要点上树脂来照明。未来,我会考虑造个窗户使它更加明亮。
视频完整版,在这里哦~
02:55牛人徒手盖房子,请收下我的膝盖用户: 橘子娱乐播放: 8,767发布: 1月前
11:14徒手盖房子完整版用户: 植堂竹
树叶屋顶,干旱地区
剥取树皮加盖屋顶
临时庇护所,阔叶利用
临时庇护所 松枝利用 柳条屋搭建
原始部落住房搭建
空军官兵搭建简易过渡房现场。 安源 摄
《牛津大学毕业生的隐居生活》
低调Emma将泥草屋命名为Tir Ysbrydol,其意义为威尔士的“精神之家”。
上一页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在五朵峰自然保护区内,屹立着两株巍峨挺拔的千年银杏树。深山、鸟鸣、阳光、打坐。但凡经过这里的人都想停一停,体验一下不问世事的感觉。一批远道而来的问道者,他们在大山里隐居修行,过着常人难以想象的生活。
猎奇图片 > 《走访终南山 感受修行人隐居生活》
《躲避现代社会的离群索居生活》
www.langya.cn 琅琊网 发布时间:2012-02-11 08:14:00
英国27岁白领在森林里过原始人生活
国内媒体2009年8月报道,英国伦敦的一位年轻白领尼克·威斯顿在几个月前,搬到了肯特郡和苏塞克斯郡交界处的一片森林中,过起了原始人一般的生活。事实上,尼克到森林中当“野人”并不是因为厌倦了现代文明社会,而是想在森林中尝试过6个月的野人生活,以便证明自己即使离开文明社会,照样能够自由自在地在大自然中生存下去。
原文地址:《走进茂德公草堂,体验现代隐居生活作者:小岛羊》
终南山隐士住所
野外生存饮用水制备,利用毛细管作用原理
野外生存树皮炊锅及树皮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