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我冒着35度高温酷暑,一个人独闯了号称“天下第九关”的山西平定“娘子关”。这天,烈日当空,高温酷暑。儿子儿媳不在家吃中餐,于是我有一天的闲暇,就决计去离阳泉城不远的娘子关看看。去娘子关,有汽车和火车。我决定乘火车前去。从阳泉到娘子关,火车票才2块钱。乘火车比汽车要便宜、舒适而且安全。于是,我怀揣两个做中餐填肚子的馒头,再买上一瓶纯净水,于上午九点半登上了去娘子关的火车。从阳泉乘车,中途也路经四个小车站,不到11点就到达了娘子关火车站。登娘子关城墙,需要购门票每人20元。20元就20元吧。来到关前,但见行人稀少,偶尔能看到三三两两的游人,整个关隘,显得稀稀落落,冷冷清清。
城南门下为砖券、上为门楼,城门上方书额“京畿藩屏”四个大字,门洞前是近百米的石铺古车马道。如今的古车马道,已是破损不堪。那些用于胶粘石块的粘土,已被岁月的风霜冲刷遗尽。石块裸露在外,使路面显得坑坑洼洼。古城墙关隘巍峨,尽显肃穆和庄严。门洞上的“京畿藩屏”四个大字,虽经数百年风霜雨雪的冲洗,至今仍清晰可辨。站在古城墙下,关隘门前,举目关隘城楼,一种敬畏,一种肃然就油然而生,我仿佛看到当年的平阳公主,头戴头盔,身着战袍,手持利剑,威风凛凛,正在关隘上指挥着她的娘子军,为保卫她的国家而浴血奋战,一代巾帼英雄,战功赫赫,战旗猎猎。一面战旗,正高高地飘扬在关隘上空……
进得关城门洞,一条窄窄的小街,呈现眼前。小街虽然不大,倒也干净利落。据说,这条小街至今仍保持明清时期原貌,完好无损。时事在不断变迁,而这条不起眼的小街却依然以原貌示人,却也难能可贵。
城楼左侧,依料峭的山壁修筑一条攀缘阶梯通道,上连着600余米宽厚坚实的城墙。这条阶梯路,阶梯高而陡,全长大约100来步阶梯,胆小体弱的人,恐怕是爬不上去的。我略攀缘几步,已是气喘吁吁,大汗淋漓。好在没有多少游人,我走走停停,费了不少气力,终于爬上了这段艰难的阶梯。
我站在半路,反观我身后的城楼,已在我脚下好远了。城墙宽厚而结实,都是用火烧的青砖磊砌而成,至今也完好如初。
在城墙的末端,当地政府在这里修筑了一个烈士墓碑。以纪念当地那些为解放全中国而壮烈牺牲的英雄们。

从城墙上俯瞰娘子关镇,一条公路盘着一条河流——桃河,在关下蜿蜒而过。娘子关火车站,就掩藏在公路左侧的高楼群后。
娘子关城堡东门附近约300米的妒女祠下有一处的“娘子关瀑布”,据说很有看头,不过,我为了节省时间和经费,也就没有进入游览,只是到它的门口打了个转。拍张照片,以示纪念,也说明“孙大圣到此一游”吧。
下午两点多,我回到了火车站。据说,要到下午四点以后才有车,才卖票。我就在这里休息等车了。虽然只游览了娘子关一个景点,但是登山爬梯,加上炎炎烈日,也很辛苦。 在等车的间隙,我到火车站门前的这条街上闲逛。从街上远观娘子关城墙。逛得远了才知原来娘子关镇政府,就在这条街上。号称“三晋名镇——娘子关镇” 。
等到下午5点,火车来了,我们进入了车站,站在站台上候车。不一会,火车就呼啸着穿出隧道,停在了车站,停在了我们的面前。我乘车回阳泉,结束了一天的旅行。
来到关前,但见行人稀少,偶尔能看到三三两两的游人,整个关隘,显得稀稀落落,冷冷清清。
城南门下为砖券、上为门楼,城门上方书额“京畿藩屏”四个大字,门洞前是近百米的石铺古车马道。如今的古车马道,已是破损不堪。那些用于胶粘石块的粘土,已被岁月的风霜冲刷遗尽。石块裸露在外,使路面显得坑坑洼洼。古城墙关隘巍峨,尽显肃穆和庄严。门洞上的“京畿藩屏”四个大字,虽经数百年风霜雨雪的清洗,至今还清晰可辨。站在古城墙下,关隘门前,举目关隘城楼,一种敬畏,一种肃然就油然而生,我仿佛看到当年的平阳公主,头戴头盔,身着战袍,手持利剑,威风凛凛,正在关隘上指挥着她的娘子军,为保卫她的国家而浴血奋战,一代巾帼英雄,战功烈烈,战旗招展。一面战旗,正高高地飘扬在关隘上空……
进得关城门洞,一条窄窄的小街,呈现眼前。小街虽然不大,倒也干净利落。据说,这条小街至今仍保持明清时期原貌,完好无损。时事在不断变迁,而这条不起眼的小街却依然以原貌示人,却也难能可贵。 从里往外看城楼景象 城楼左侧,依料峭的山壁修筑一条攀缘阶梯通道,上连着600余米宽厚坚实的城墙。这条阶梯路,阶梯高而陡,全长大约100来步阶梯,胆小体弱的人,恐怕是爬不上去的。我略攀缘几步,已是气喘吁吁,大汗淋漓。好在没有多少游人,我走走停停,费了不少气力,终于爬上了这段艰难的阶梯。
我站在半路,反观我身后的城楼,已在我脚下好远了。
城墙宽厚而结实,都是用火烧的青砖堆砌而成。至今也完好如初。 从城墙上俯瞰娘子关镇,一条公路盘着一条河流——桃河,在关下蜿蜒而过。娘子关火车站,就掩藏在公路左侧的高楼群后。 远处的高台,是烽火台?还是观察台? 在城墙的末端,当地政府在这里修筑了一个烈士墓碑。以纪念当地那些为解放全中国而壮烈牺牲的英雄们。 烽火台 从城墙上俯瞰娘子关镇,一条公路盘着一条河流——桃河,在关下蜿蜒而过。 从城墙上俯瞰娘子关镇,石家庄至太原铁路线,从娘子关山脚下穿隧道而过。 从城墙上俯瞰娘子关镇,一条公路盘着一条河流——桃河,在关下蜿蜒而过。娘子关火车站,就掩藏在公路左侧的高楼群后。 on公路娘子关下的公路
娘子关城堡东门附近约300米的妒女祠下的“娘子关瀑布”,据说很有看头,不过,我为了节省时间和经费,也就没有进入游览,只是到它的门口打了个转。
这是孙中山先生给娘子关瀑布的题词。
娘子关对面的山峦
固关景区虽好,但是太远,就没有去啦。
在娘子关这里,就有四处景点,但我只看了娘子关城楼、城墙。
娘子关景区入口。
下午两点多,我回到了火车站。据说,要到下午四点以后才有车,才卖票。我就在这里休息等车了。虽然只游览了娘子关一个景点,但是登山爬梯,加上炎炎烈日,也很辛苦。 在等车的间隙,我到火车站门前的这条街上闲逛。从街上远观娘子关城墙。
娘子关上的太行山脉。
逛得远了才知原来娘子关镇政府,就在这条街上。号称“三晋名镇——娘子关镇” “雄关仙镇”牌楼。
等到下午5点,火车来了,我们进入了车站,站在站台上候车。不一会,火车就穿出隧道,停在了车站。我乘车回阳泉,结束了一天的旅行。
————————————————————————————————————娘子关介绍:
山西省娘子关景区位于平定县城东北45公里处,是古代的一处关隘,原名苇译关,世传为“万里长城第九关”。这一关隘处于山西、河北两省交界处,山西人把娘子关作为省内省外的标志,关内为山西省,关外为河北省。娘子关的城堡,背依高接云天的嵯峨绵山,面临涧壁如削的万丈深峪,山腰的垣堞,随山势蜿蜒,桃河环绕其西北,曲折奔流,真是“襟山带水,金城汤池”,整个关城两翼是依山势蜿蜒起伏的长城,这里的长城,历史上成为山西、河北两省间的天然屏障,确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气势,十分险要。娘子关历史悠久,隋代开皇年间曾在此设苇泽县,唐太宗李世民的妹妹平阳公主,曾率领娘子军据守此关,所以后人皆称之为娘子关。关城,现存关城,是明代嘉靖二十一年(公元1542年)所筑,有南、东两座关门和长达650米的城墙,中间为居民区。城南门下为砖券、上为门楼,城门上方书额“京畿藩屏”四个大字,门洞前是近百米的石铺古车马道。城门楼建于门洞之上。关城内还有关帝庙、真武阁等古建筑。城内民宅、街道仍保持原貌,当地居民多为明、清两代“车户”后裔。东门为砖券门洞,上为平台。洞门上镌刻有“直隶娘子关”五个大宇。绵山上的避暑楼,相传为唐代平阳公主所建。关外是曲折绵延的燕赵古道。娘子关东门里有处砖砌的高台,相传为平阳公主的点将台。娘子关还以山明水秀的宜人景色闻名遐迩,位于娘子关城堡东门附近约300米的妒女祠下的“娘子关瀑布”悬流百尺,顺悬崖峭壁而下,形成了一幅绚丽的“水帘瀑布”。瀑布旁又有水帘洞、趵突泉等景点,景色极为优美。这里家家流水,处处涌泉,组成一幅“小桥、流水、人家”的天然画卷。
————————————————————————————————————————————
zws_1204 对我的日志《顶烈日,冒酷暑,独闯娘子关——组图》评论道 图文并茂娘子关,一叟小弟真会玩。 欣赏美文和照片,似乎也到娘子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