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以来,几乎每个国家和军方都建立了侦听破译敌方密码电报的机构。美国“密码之父”郝伯特·雅德利给这类机构取了个形象的名字——“黑室”。抗战时期的中国也有自己的“黑室”,只是它一直笼罩着神秘面纱。
受“美国黑室”启发而设立
“九一八”事变后,受雅德利所撰写的《美国黑室》一书的启发,国民政府交通部上海国际电信局电讯专家温毓庆认为,中日战争迟早会爆发,中国应组建自己的“黑室”,以破译日本密电码。 1934年,他经宋子文向蒋介石转呈了关于建立“中国黑室”的建议,并得到了蒋的肯定。
抗战爆发后,戴笠等向蒋介石提出申请,以年薪1万美元邀雅德利来华担任顾问,并从事教学和破译工作。1938年11月,雅德利来到重庆。此时,国民政府已拥有7个技术侦察部门,800余技侦人员。但由于这些部门各自为政,很少互通情报,蒋介石仍常常感觉自己的情报系统不够灵敏。为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加强无线电技术侦察和密码电报的破译工作,1940年4月1日,蒋介石正式下令,将分散在各部门的相关机构合并,对外称军事委员会技术研究室(简称军技室),对内称“中国黑室”,首位主任是温毓庆中将,毛庆祥少将任副主任兼主任秘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