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他妈的老天爷!”
悲壮声中,祈同伟在孤鹰岭这个给自己带来莫大荣誉的地方吞枪自杀。从一开始对祁同伟的鄙视到后来大家的认同,多么大的讽刺。难道对穷人的孩子来说,不依附权贵,不忍辱负重,不出卖人格就没有逆袭的机会了吗?
小长假的第一天,小蜂去拜访自己很尊敬的一名企业的董事长。董事长穷苦孩子出身,且学历不高,但是创立的企业目前每年的产值都有数十亿元,可以说成功实现了人生的逆袭。所以今天小蜂就来跟大家讲几个身边逆袭的故事。

董事长人生的第一桶金。先从董事长说起,那还是在89年,不甘于蜗居家乡,董事长从河南到北京打工,主要是在建筑工地卖苦力。有一次,包工头接到了大使馆的一个项目,待遇比较好,一天给50元的工钱。50元什么概念?那个时候城市里的普通市民一个月的收入也不到100元钱。这样的美差哪有从河南来的小子的事。包工头一开始并不愿意带董事长去,可因为组里的人员有一个北京人,住的比较远,不愿意去大使馆干活,才算是给了董事长这个机会。在大使馆干活的时候,其他人在没人监督的时候干活都偷懒,只有董事长一丝不苟的把活干好,用他的话说“这么高的收入,肯定要好好干啊。”每干一天发一天的工钱,发工钱的时候,别人高高兴兴的把钱领走了,可是他只要20元钱一天,另外20元钱给了工地的管理人员,10元钱请管理人员吃饭。别人都说他疯了“只知道干活,还把钱给别人”。用他的话说“那个时候,一天20元钱也是很好的了,剩下的钱作为感谢也是应该的。”大使馆的工程并不需要那么多人,也不是天天有活,很多人也就是干干停停,但是,却是让他一直干下去,干满了两个月,赚了1200元钱。那真是一大笔钱啊。虽然他分了一半给管理人员,但因为干的时间长,最终他在这些工人里面收入却是最高的。
随后,亚运场馆建设有一个项目,当时负责大使馆工程的管理人员负责这个项目,因为他的踏实肯干留下了很好的印象,就联系他,让他牵头做。这是他人生意义上第一个自己负责的大项目,一个月赚了13万元。人生的第一桶金到手。具体的项目及细节我就不讲了。席间听他描述,依然能感受到当时拿到这13万的兴奋。89年,那个时候万元户都很少啊!就靠着第一桶金,他做到了现在资产数十亿的规模。
百度搜索“爱华网”,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爱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