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保障专项整治工作取得实效,昆明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全面排查流通环节农村食品安全隐患。在专项整治工作中,全市各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按照属地管辖的原则,加大对农村食品市场经营主体资格的清理和整顿规范力度,确保食品生产经营主体资格合法有效。依法查处和取缔无证经营的违法经营活动,确保食品经营主体资格合法有效。
全市各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以食用农产品、地方特色食品、炒货食品、调味品、食用油等食品为重点品种,加大监督检查和执法力度,并结合儿童食品、米线等鲜粮制品、中秋国庆两节食品市场等专项整治的特点和要求,统筹兼顾,提高专项整治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严格监督食品经营户履行索证索票和进货查验记录制度,做到索证索票齐全,台账规范,从严查处未按规定落实进货查验和查验记录等法定责任和义务的食品经营行为。严厉打击经营不合格食品违法行为。
全市各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认真开展专项整治工作,重点整治销售来源不明、标签标识不规范、超过保质期、无质量合格证明文件等食品违法行为,充分发挥12331投诉举报热线的作用,切实规范食品流通经营秩序。
全市各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积极开展食品安全科普教育活动,通过组织食品安全培训、召开座谈会、发放宣传材料、更新宣传栏等渠道和手段,进一步广泛宣传国家食品安全方针政策、法律法规、食品安全知识,教育农村食品经营者依法经营,诚实守信,引导农村食品消费者树立科学、健康、文明的消费理念,不断提高识假辨假和自我保护能力。
经过一段时间的整治,发现了现如今的农村食品市场监管工作好存在着很多难点。首先是监管力量比较薄弱,而且需要监管的范围比较广,很多基层食药监局并没有经费以及执法车辆,在一定的程度上限制了食药监局的工作。
而且,大部分农村食品经营者的文化程度不高,对于食品安全知识很是匮乏,对于如何把好进货关、鉴别食品、保管食品、处置食品的专业知识了解、掌握不多。

很对经营者对于食品安全意识很低,而且思想上也不够重视。消费者尤其是农村那些消费者能力比较低,因为收入水平的限制,一般只看重低消费,而忽略了质量,而且对于食品质量以及安全不够重视,这也就给农村市场假冒伪劣食品留下了市场,对于食品安全监督监管的开展制造了很大阻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