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山东省济南市公安局昨天召开的新闻通报会上了解到,近两个月来,民警通过秘密取样、集中送检和以区、县(市)为单位开展集中行动,先后查处了13家涉嫌制售不符合安全标准食品的包子铺,抓获并打击处理涉案嫌疑人17人。查处的这些问题包子铺中,铝添加剂含量最高达400mg/kg,是国家标准100mg/kg的四倍。
在天桥区,食药环侦民警共提取样品30余份,其中检出含铝元素的有11份,3月24日上午,天桥警方对销售11份含铝蒸包的9家包子铺进行集中立案查处,对现场抓获的10名犯罪嫌疑人采取了刑事强制措施。

民警李志成介绍,查处的这些问题包子铺中,铝添加剂含量最高达400mg/kg,是国家标准100mg/kg的四倍。这些包子铺大多在城乡结合部与农村地区,以天桥附近居多。店铺均是简陋的小门头,有的甚至连名字都没有,目前尚未在辖区内发现正规连锁包子铺出现问题。
在槐荫区,食药环侦中队共提取样品40余份,其中检出含铝元素的有10余份。同时,民警联合吴家堡派出所对辖区食品商户进行检查,现场查处2家非法使用含硫酸铝铵成分的泡打粉加工灌汤包的商户,抓获5名犯罪嫌人并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在侦查的过程中,查获的铝添加剂含量最高的一例含量达到了近500mg/kg。这些问题包子铺也都集中在城乡结合部与农村地区,顾客以老人、儿童和农民工居多。左震还表示,这些不法商家之所以要使用含铝添加剂,是因为可以提高发面效率,同时让包子皮的颜色更好看,不仅面质松软而且发的也更大。
有些包子皮中加入了香甜泡打粉,这样吃起来会有丝丝甜味,口感是有了但健康却没了。
在章丘市,食药环侦中队也在日常工作检查中发现并查处2家问题包子铺,随后分别立案,2名相关经营负责人也被警方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近日,济南市公安局食药环侦支队向社会公开通报了今年3月份的秘密抽查结果,在天桥区、槐荫区、章丘市先后查处了13家涉嫌制售不符合安全标准食品的包子铺,抓获并打击处理涉案嫌疑人17人。此前,在去年12月份,省城食药警察曾对历下区、历城区多家快餐店进行过抽查,结果在一些店铺内,查出铝含量严重超标的“铝皮包子”。商家为让蒸出的包子表面膨松、光滑,增加包子的卖相,添加了一种含铝添加剂的“泡打粉”。
30余份包子样本,11份铝含量超标
此前,济南市食药环侦支队民警在抽查中曾发现,在一些店铺内,一些看似卖相很好的包子里面,其实是添加了含铝的“泡打粉”。
今年3月份,济南市各级食药环侦部门又分别对天桥区、槐荫区、章丘市进行秘密抽查,先后查处了13家涉嫌制售不符合安全标准食品的包子铺,抓获并打击处理涉案嫌疑人17人。据天桥区警方介绍,他们在全区随机抽检了30余份包子样本,查出11份铝含量超标,对其中9家包子铺进行了统一查处。
“去年,济南市食药环侦部门曾对包子铺进行了一次检查,我们也特意印制了告知书,把相关规定通知到了每家快餐店,宣传效果还是很明显的。”天桥分局食药环侦中队民警李志成介绍说,“在这次检查过程中,一些超市、连锁快餐店的包子基本都没问题,城区内的包子铺也多数都合格,有问题包子铺多分布在城乡接合部,很简陋的门头小店,有的甚至连店名都没有。”
槐荫分局食药环侦中队副中队长左震说,4月初,他们又在全区范围内抽查了一遍,“3月份查处的几家多是明知故犯,4月份再查,几乎没有店再用含铝‘泡打粉’了。”
用含铝添加剂 发面只需3到5分钟
此前,历下、历城的食药环侦民警曾发现,多家快餐店的店主在和完面后,等压包子皮时,就在皮的表面撒一种含铝的“泡打粉”,随时制作,随时使用。警方介绍:“面添加过这种含铝‘泡打粉’后,蒸出来的包子相对膨松,卖相会好很多。”
民警李志成说:“铝皮包子”并没有价格优势,店主添加含铝“泡打粉”主要是为提高发面效率。添加过这种含铝“泡打粉”后,在3到5分钟内就会起作用,面皮会膨松起来,然后包上馅儿就行,蒸出来的包子跟发面一样,但因为和面时添加可能会不均匀,所以店主都是添加在面皮上,保证制作的每个包子的卖相。
在很长时间内,添加这种“泡打粉”几乎成了行业潜规则,警方在调查过程中发现,很多店内,“泡打粉”被明目张胆的放在罐子里,然后摆在店内厨房的桌子上,和其他添加调料的瓶瓶罐罐放在一起。
爱华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