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刚开始学说话的时候,爸爸妈妈肯定很兴奋,但同时爸爸妈妈也会不知所措。有妈妈担心,宝宝到了学说话的年龄,平时在家主要是说方言,偶尔也会说几句普通话,会不会对宝宝学说话有影响。
目前对于宝宝学说话有两种观点,一种主张“多语言”观点,认为多语言可以最大程度激发语言潜能,为以后的语言和思维打下基础;一种是提倡“单一、标准语言”观点,认为单一语言教有利于宝宝尽快开口说话,快速掌握发音和语言技巧。今天就和大家探讨一下宝宝学说话的一些知识,也给各位爸妈做一个参考。
语言混杂对宝宝说话有哪些影响?
(1)语言发育障碍,说话晚:有研究指出,讲两种以上方言的家庭的孩子,比单讲一种语言家庭的孩子更容易出现发育性语言障碍,且以2至3岁年龄的儿童较为突出。家庭语言环境过于复杂,多种方言并存,会使正处于模仿成人学习语言的宝宝产生困惑,结果学习语言的阶段拉长了,最后是连一套完整的语言也说不清了,这就是为什么一些宝宝在该说话的年龄不想说话,金口难开。多种语言环境更为严重的影响是可能让宝宝变成“哑巴”,即患上失语症或自闭症。
(2)混乱语言,混乱思维:家里多种方言并存,使宝宝一直在“混乱”的环境下长大。例如,同一个故事,爸爸妈妈每天用普通话讲,爷爷奶奶则是用方言讲,讲法不同,故事内容叫法也不同,宝宝就会充满疑惑,因为多种语言造成了宝宝语言和思维的混乱。
家庭语言杂乱,宝宝语言怎么教?
(1) 坚持用一种语言:宝宝开始学说话时,家人对宝宝的说话尽量标准清晰,让宝宝有正确的学习范本。不要因为普通话水平较差就放弃和宝宝说普通话。因为即便是带有方言腔的普通话也比纯粹用方言与宝宝交流更有益。
(2)及时指导或纠正:一旦发现宝宝指着某样东西说不出口,可能是缺乏词汇,或者是各种方言的表达让他感到困惑。这时候家长应该用标准的普通话说这是什么东西,然后鼓励孩子重复一遍,这样宝宝下次就知道该怎么说了。如果发现宝宝在发音上有较明显的方言口音,应该及时而又耐心地纠正。
(3)帮孩子说完整的句子:宝宝学语时说出来的内容,大多是几个简单“只言片语”,家长大多理解宝宝的意思并满足宝宝想要的,这样宝宝会满满习惯这种表达方式,家长应该鼓励宝宝说出完整的句子,教孩子正确的表达方式。

(4)丰富语言学习的素材:家长可以利用多媒体资源提高宝宝的语言能力,比如适当看电视少儿节目,或者给宝宝听童谣歌曲、故事光碟。
最后,小编要强调的一点,方言是一种文化,必须要传承下去。我们可以等到宝宝语言发育成熟之后,再将方言教导给孩子,当我们听到家乡话,会感觉有一种亲切感,我们的宝宝同样如此。文 | 新生命干细胞
图 | 网络◎
本文版权归新生命干细胞所有,侵权必究
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爱华网www.aIhUaU.com网友整理上传,为您提供最全的知识大全,期待您的分享,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