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刘彻 汉武帝刘彻为中国奠定了怎么样的国家气质?

  如果说,先秦精神是华夏民族精神的远古血脉,打造的是“第一纪华夏人”的高贵,那么接下来跃过短命秦朝、沿袭秦政制的汉,即是中古“第二纪华夏人”的开端,华夏魂及汉魂成型亦在此时。

  由于汉朝离先秦不远,所以这个时期的民风尚存先秦遗风,比如尚武精神尚在。但从国风而言,却与先秦渐行渐远。

  就社会形态来讲,先秦是个诸侯城邦贵族社会,而跨越秦的汉朝则是个向平民靠拢的世俗社会。由亭长之家(相当于现在乡长)变为皇室贵胄的刘汉大帝,通过黄老术“无为而治”,松绑了国民;通过“举孝廉”,给了平民政治出路。从“天子”到“臣子”,汉始君和汉大臣大多出身平民。这样的社会,消灭了世袭贵族、失去了自由城邦,有得有失。

汉武帝刘彻 汉武帝刘彻为中国奠定了怎么样的国家气质?

  就精神构造而言,因为秦汉开辟了“大一统”中央集权制,所以较之“分治”先秦发生了明显变化。“大一统”皇帝为了长治久安,必然要统一臣民“思想”,灌输整齐划一的意识形态。

  起初,刘汉王朝搞的是“孝治天下”,以《孝经》为“天之经,地之义”。我们知道,刘邦在还不是皇帝时,并不算是孝子。在与项羽争天下时,他父亲刘老太公被俘,项羽扬言要煮了刘邦父亲,刘邦的回答是:请给我留一口肉汤。但是,做了开国皇帝后,他突然变成一个大孝子,尊其父刘太公为“太上皇”,高举“孝”字大旗。他的子孙也无限热衷于孝道。

  为什么刘邦及其子孙对“孝”情有独钟?

  对此,刘邦的四子刘恒(汉文帝)直言不讳:“孝悌者,天地之大顺也。”

  奥妙就在这里, “孝治天下”强调的是一个“顺”字,而对父母顺是“表”,对皇帝顺才是“里”。说白了,皇帝手中的《孝经》是培养“顺民”的统治经。于是,“孝风尽吹”下的汉民族,开始往“顺民”方向演进。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26051/987954585619.html

更多阅读

窦漪房为何要立梁王刘武为储君 汉朝梁王刘武

窦漪房和文帝刘恒育有二子,长子刘启,是为汉景帝。次子刘武,受封梁王,又称梁孝王。在两个儿子之中,窦太后似乎更喜欢刘武,不仅喜欢,而且,窦太后力促汉景帝册封刘武为储君。就是说,如果刘武被立为储君,一旦景帝驾崩,接替君位的,将是刘武而不是景

刘芳股市中的隐形投资者 股市投资者结构比例图

刘芳股市中的隐形投资者韩强今日新浪财经转载《理财周报》的文章《最牛散户亏得一塌糊涂罗顿董秘称刘芳不行》,实际从去年国股民,几乎都听闻过刘芳的大名,因为他是“史上最牛散户”,牛到可以“未卜先知”,屡屡建仓ST金泰、桐君阁等,日后暴

角色行为缺如 第27节:八 在行为中确立自己的新角色(1)

系列专题:《柯云路情商点金:曲别针的一万种用途》  八 在行为中确立自己的新角色  深入体验自己设计的角色  角色设计完了以后,最重要的是什么呢?大家知道,任何一部影视剧,一个角色被剧本设计定了,演员还要通过表演使角色最后确定。

ps以中心画圆 以别人为中心画圆

  在中国的封建社会,做官是一项高风险的职业,职位越高,风险越大。三国时东吴的顾雍却是一个特例,他高居相位19年,最后死在任上,上自国君,下到黎民,无不感念他的功德。从顾雍的生平事迹里可以看出,善于以别人为中心画圆是他成功处世的秘诀所

声明:《汉武帝刘彻 汉武帝刘彻为中国奠定了怎么样的国家气质?》为网友一炮泯恩仇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