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多数脑梗病人送医不及时错过抢救黄金3小时
昨天是“世界脑卒中日”。脑卒中,也就是常说的“中风”,在中国致死率达40%,致残率高达80%。
昨天,武汉晚报记者拿到一组数据:今年1-9月份,市一医院接诊1258例脑梗病人,在发病3个小时内送医的,只有60人;市武昌医院接诊235例脑梗病人,在发病3个小时内送医的,只有30人。
市武昌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说,最佳的黄金抢救时间是3小时之内。如果抓住了这个黄金时间,30%的中风患者可以正常走出医院。
而令人痛惜的是,因为不懂“黄金3小时”的重要性,大量脑梗患者因人为原因落下偏瘫、失语等终身残疾,给自己和家人带来沉重的负担。
而56岁的江先生就显得十分幸运,一周前突发中风,从发病到入院溶栓治疗,只用了不到1个小时。昨天上午,市一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吴先生告诉武汉晚报记者,1个小时的溶栓药打完后,江先生自己走出了医院。
交出这么漂亮的时间“成绩单”,要感谢他的妻子。
中风半小时送医
自己走出医院
23日晚上8点半,家住硚口区利济南路的江先生正靠在沙发上看电视,身体突然不受控制地歪倒在沙发上。他刚想起身,发现半边身子完全不听使唤,喊出来的话含糊不清,连自己都听不懂。
在一旁玩电脑的妻子听到声响后跑过来一看,老公面部僵硬,口角歪斜,推他的手也没反应。肯定是中风了!妻子赶紧拨打了120。10分钟后,急救车赶到了。送到市一医院时,刚过9点。
江先生很快被送到急诊室,急诊医生初步判断为脑中风,紧接着他就通过“绿色通道”推进CT室。CT检查确诊为脑梗塞,江先生立即被送入神经内科重症病房。
溶栓要签字,当时妻子没有丝毫犹豫。差不多到了9点25分,江先生已经打上溶栓药。1个小时后,一支溶栓药打完,他所有的症状全都消失了,只是眼角还有些歪斜,江先生和妻子一起走出了医院。
3个小时内溶栓
三成人可完全恢复
像江先生这样,能在1个小时内接受溶栓治疗的病人并不多见。

“脑卒中发病突然,病情险恶。八成以上的脑卒中都是缺血性脑卒中,也就是脑梗,如果能及时静脉溶栓,打通堵塞的血管,可显著减少病人致残率和死亡率。”吴先生透露,目前临床上使用的溶栓药只有“阿替普酶”一种。国外试验早已证明,如果能在发病后3个小时的“黄金时间窗”内接受溶栓治疗,100个人中有33个人可以完全恢复正常,64人一定程度恢复,只有3个人“拦不住”。
“如果能赶在6个小时以内进行介入溶栓,效果也不错。”吴先生惋惜地说,医院今年接诊的1258例脑梗病人中,能在6个小时以内送医的病人也不到80人。
时间耽误在这里
吴先生坦言,江先生有这么好的治疗效果,源于整个过程一环扣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