榔榆,别名榆树、小叶榆、脱皮榆、鸡瘤、铁枝子树等,榆科榆属,是我国南北各地的重要盆景用材。同属常见栽培的有:裂叶榆、大果榆、红果榆、长序榆、琅玡榆、醉翁榆。长序榆、琅玡榆、醉翁榆3种为濒危植物,已被列入《中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
五、解决好盆土与翻盆问题。榔榆耐痔薄,对土壤要求不严。自制盆土,一般可取普通田土(山泥或塘泥)、淡水砂(粗砂)各40 % ,煤炭渣(杀菌透气)或锯木糠(疏松)20%,再加些干燥家禽粪便或复合肥,混拌而成培养土。在使用时间培养土喷水搅拌(捏可成球,落地能散),填盖榔榆根部并压实,待2~3天再浇“定根水”,以免根部伤口“遇水跑浆”而危及成活。

榔榆生命力强,生长快,因此,每隔2年左右应翻盆一次,时间最好选择春季萌芽前。翻盆时要剪除烂根、枯根和部分老根、徒长根,剔除1/3~1/2宿土,填入肥沃、疏松、排水性良好的新培养土。
六、解决好病虫害的防治问题。常见榔榆盆景虫害有:蚜虫、红蜘蛛、榆蝠蛤等,可用30%杀虫王乳油的2000倍液喷杀,效果甚好。“钻心虫”(天牛)的幼虫潜伏蛀孔内,先用铁丝插入洞内将其刺死,再用棉球浸湿马拉硫磷塞住洞孔,外涂黄泥。对已成形的天牛,可人工捕杀。若发现根腐病(表现为叶片脱落,枝条枯死)时,应及时翻盆换土,剪除烧毁已腐败的根须和枝条,涂上1000倍液多菌灵,待药液干后再上盆。
[作者 黄启玉 摘自《花木盆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