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真法师 鉴真大师在召唤-----净宗法师 鉴真学院


鉴真大师在召唤净宗法师2013年7月6日讲于弘愿寺

各位法师,各位居士:

今天大家到这里,是我特别恭请的,不同于平常,因为有重要的事情要和大家商量,也是要依靠大家,仰赖大家,拜托大家。是什么事呢?就是弘愿寺、悟真寺和鉴真佛学院合作办学的事情。

所谓“道在人弘”,法是靠人来弘扬的,弘扬法门最重要的就是要有人才。弘愿寺从建寺到现在,教学一直没有系统地展开。总的来说,因缘还没有具足。大家来求学,发现没有授课,只好回去自己看——学习的气氛没有形成,大家无法规范、系统、有次第地学习。所以总觉得应该弥补。

现在比较好的因缘来临了。净业法师去扬州鉴真佛学院看了一下,和院长、副院长、教务主任一接触,大家觉得缘分很好。两周前,鉴真佛学院的法人、院长能修法师(兼任大明寺住持、江苏省佛教协会副会长、扬州市佛协会会长),分管行政的蒋院长,还有办公室主任和教务主任、副主任,到弘愿寺来考察,来了之后,他们信心更足了,对弘愿寺出家众的威仪、道心,对弘愿寺的道风、形象、精神气质,他们都非常赞叹和肯定,增加了与弘愿寺合作办学的动力。回去之后,他们就很积极地写了一份合作办学的协议和一些章程。上周,我就和净业法师、宗道法师、佛海居士专门去了一趟鉴真佛学院,和能修法师、蒋院长等学院的主要领导都座谈了;学院的宿舍楼、教学楼、鉴真楼、图书馆等,也都走了走、看了看,签了一份合作办学的协议书。

我们带回来一些资料,放在宗网法师那里,大家可以看看。当然,鉴真佛学院目前只收出家众,但是这件事情涉及到法门发展的大事因缘,所以请居士们都来听一听。下面把鉴真佛学院向大家介绍一下。

一、鉴真佛学院的优势

(一)鉴真精神

鉴真佛学院的特色,我看重的,第一就是鉴真精神。鉴真大师,大家都知道。中国历史上出了很多祖师大德,其中在国际交流、佛法传布方面最突出的有两位:一位是玄奘大师,“玄奘西行”;一位就是鉴真大师,“鉴真东渡”。这是两位标杆性的人物。玄奘大师西行求法,一个人穿过茫茫丛林、沙漠,到印度留学十九年,那很辛苦。佛法来到中国,在隋唐之际形成大乘八宗,在中国扎根、繁荣。这时候,日本向中国来求法,一方面,他们派出遣唐使、留学生来到中国,系统地学习各个法门;另一方面,也专门请中国的大德法师到日本去传法,其中就特别邀请了鉴真大师。

鉴真大师东渡日本也是时代因缘,非常壮观。有一部电视连续剧叫《鉴真东渡》,这次也带回来了,一共十六片,大家可以看一看,很感人的。

鉴真大师当初在国内弘法,已经很有名望了。日本的两位出家众,接受他们宗主的指令,来邀请大师。当时在大明寺,大师对大众说:“现在日本国请我们去传法,你们看看,哪位愿意发心前往?”没有一个人回答,大家都沉默。当时没有飞机,中日往来只能坐船,而且往往会遇上海难,凶多吉少;异国他乡,语言不通:方方面面的困难很多。“在中国弘法就够弘了,何必要去日本呢?”有(wWw.aIhUaU.com)种种复杂的心理,所以没有人应答。这时候,鉴真大师就说了两句话,这两句话非常令人感动。他就说:

是为法事也,何惜身命?

诸人不去,我即去耳!

这是为佛法的事情,为什么要怜惜自己的身家性命?既然你们都不去,那我老和尚自己一个人去!

他难道没考虑到语言不通吗?他难道不知道路上有风险吗?他是怀着为法舍身舍命,怀着“我一人独自担当、舍我其谁”的精神。他准备一个人只身渡海,劈波斩浪——为什么?为了那里的众生。

鉴真大师这样一说,弟子们也非常受感动,说:“师父既然去,我们也跟着去。”最初报名的就有二十一位。

鉴真法师 鉴真大师在召唤-----净宗法师 鉴真学院

这一年鉴真大师五十五岁。发心之后,经过了十二个年头,六次出海,五次失败。第五次东渡,船沉没,经书葬身大海,人漂流到海南岛。你想,从扬州出发,居然漂到海南岛!鉴真大师漂到海南岛之后回来,一路上讲法,一路上传戒,还遇到官府的盘查、限制,也有人事纠纷。这期间,两位最贴心、最忠心耿耿的弟子也失去了:荣睿,这位来请大师的日本留学僧,半路上去世了;最得意的大弟子祥彦法师,也在江西去世了。还有的弟子因为太困难,看不到前途和希望,纷纷离去。鉴真大师受到种种的挫折,也得了病,后来双目失明。

这个时候,一般人都会退却,完全有理由,何必去那个地方?但是鉴真大师并没有放弃,一直到六十六岁那年,有日本遣唐使要回国,利用这个机缘,大师搭上遣唐使的船。一位六十六岁的老人,双目失明,十二年之后第六次踏上东渡的航程,经过一个多月的海上漂泊,终于到达了日本。

最初追随大师东渡的,一共死了三十六人,到第六次成功到达日本,只剩两位法师,一位是日本的留学僧普照,还有一位思托法师,就是给鉴真大师塑像的那位法师。

这份精神——为法忘身的精神,舍我其谁的精神,当仁不让的精神,大慈大悲的精神,大智大勇、百折不回的精神,正是我们现在所需要的。

善导大师说:

自信教人信,难中转更难;

大悲传普化,真成报佛恩。

现在的出家众,所拥有的条件比古代优越了很多,但光有这样的条件,并不足以弘法,我们要有鉴真大师的骨气才可以弘法。所以,我们要承接这份骨气,得到大师的精神气脉,要有这样为法献身的精神。我们要成为现代的鉴真大师!要有这样的精神面貌,佛法才有希望,法门才有希望,弘法的事业才有可能展开。如果萎靡、猥琐、沉沦享受、信心不具足,还没有出发,就已经摔倒,谈什么弘法呢?我希望鉴真大师的精神能感染我们,我们来接受、消化、吸收,变成自己的精神内容,而且发扬光大。

我们说弘法,“法”就是善导大师开显的弥陀救度一法,它能普遍适应一切众生、一切区域和一切时代;“弘”就要有鉴真大师这样的精神。我曾经写了一篇《走出去》,我们要怎样走出去?应该怀抱着鉴真大师这样的精神,弘扬善导大师所开显弥陀救度的法门。

鉴真佛学院不是普通的学院,它是唯一一所以祖师命名的佛学院,它有深刻的含义;鉴真大师也不是一般的历史人物,在这个时代,大师的精神对佛法的振兴,对法门的推展,对每个人的意志、信愿,都有很大的加持作用。我第一次见鉴真大师的塑像,就非常感动。大师端坐在那里,闭着眼睛。十二年的艰苦旅行,双目失明,为众生奉献了一双明亮的眼睛。不过,大师的法眼、慧眼永远明亮,照耀着我们。

牛bb文章网欢迎您转载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26351/25224528145.html

更多阅读

小五合唱课《田野在召唤》 音乐课田野在召唤教案

《田野在召唤》是河南省洛阳市直四小安继辉在第八届中南六省赛课活动家中执教的一节参赛课。湖北省武汉市广埠屯小学舒畅老师设计并执教。该课的主要教学目标为:能够用自然、和谐、统一的声音演唱二部合唱歌曲《田野在召唤》,感受歌曲

純真年代,在台灣?—台灣校園民謠 台湾 校园民谣 全集

純真年代,在台灣—台灣校園民謠制作人:kctan有人說,校園民謠就像一首素淡的小詩,充斥著唯美主義;也有人說,校園民謠的本色即應-"素淡",惟其如此,才能體現校園的特色。當下,流行歌壇迫切需要一批新生力量,以創-作出一批真正富有時代感的新校園

星云大师在浙江大学的演讲 星云大师演讲视频

星云浙大演讲:禅是一朵花2014-09-18 慢卷狂澜 左读右涮今天(18日)下午,有幸去聆听台湾星云大师在浙大紫金港校区的一个多小时的演讲《禅是一朵花》,同时大师从林建华校长手中接过浙大名誉教授的聘书。在微信圈里得意地狂晒了一把现场

声明:《鉴真法师 鉴真大师在召唤-----净宗法师 鉴真学院》为网友假象温柔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