孰轻孰重的下一句 孩子的这8个培养点孰轻孰重

  上期回顾:高考如何定位?看完就该马上行动

  本期文章:孩子的这8个培养点孰轻孰重

  说到教育,陶行知先生说“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每个父母对自己孩子的培养方式都不尽相同,所关注的培养点也不尽相同。以下这四对培养点的比较,不一定是绝对的,但是可以给各位父母们一些思考。

  【品德>分数】

  剥去教育的一切技巧和方法,你会发现教育的核心其实就是做人。能力、专业、学识教会我们做事,但教不会我们做人。

孰轻孰重的下一句 孩子的这8个培养点孰轻孰重

  马克思说:“劳动是人的第一需要。”人是活在意义中的动物,所谓意义就是价值。价值从何而来?从劳动中来。只有在劳动中,我们才能真正地学会感恩和担负责任。

  从心理学角度说,劳动是内在需要,是人跟世界最原始的联系。被剥夺了劳动机会的人,失去的不仅是价值,也将失去人格,成为心理健康低下的人。另外,剥夺孩子劳动的机会也就阻碍了他的社会化进程,同样造成孩子能力低下,心理扭曲。

  请父母们一定要记住:一切恶劣品德都是从好逸恶劳开始的!

  【状态>能力】

  现在,许多孩子已经失去应有的天真烂漫,欢笑在他们身上已不复存在,作业本前磨蹭,钢琴课上发呆。更有调查结果显示,现在的中小学生三分之一以上的有厌学情绪。是他们智力不行吗?不,是他们根本不在学习的状态!家长的唠叨、逼迫、打骂、讽刺,早让孩子蔫了,他既不吸收新知识,也不发挥积极主动性,他想:你让我学我就来学好了,但能不能学进去,我就不知道了。这完全是一种敷衍,还奢谈什么成长!

  所以说,状态比什么都重要,一好百好。有些父母说孩子:“要他学习就死了,要他去玩马上就活了。”其实,找到状态谁都会活,哪里让他活,哪里就是他得到成长的地方!

  【兴趣>知识】

  “知识就是力量”,许多父母被这一巨人的声音所折服。其实,运用知识才是力量,知识不会自动地改变你的命运,只有你出色地使用、运用知识,你的命运才能被改变。有些父母看不到这一点,不断逼迫孩子走老路、读死书,结果孩子被培养成了一个书呆子。

  我们都知道也认同:学习的最高境界是想学。而达到这一境界只有一条途径,那就是兴趣。如何出色地使用、运用知识,答案仍然是兴趣。

  兴趣是什么?兴趣是好奇心,是求知的天然欲望。知识不重要,求知才重要。从心理学角度讲,没有一个人不爱学习,关键在于学什么、怎么学。

  父母的任务就是帮助和引导孩子找到兴趣,发展兴趣。这样,孩子才有脱颖而出的机会,才有卓越不凡的可能。

  【习惯>神童】

  我们对于奇迹的盼望,可以说是烙在基因里的。人类对自身奇迹的盼望就是神童,中国人的神童情结尤其严重!生命中,能与生儿育女的酸甜苦辣相比的实在不多,如果能生个神童的话,这一切似乎就都轻松了。可实际上,神童太难得,概率太小,而把一个普通孩子教育好,我们努力努力,似乎还可以做到。

  那么真正的教育是什么?叶圣陶先生说:“教育简单地说,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不错,德育就是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智育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体育就是要养成良好的锻炼身体的习惯。

  习惯意味着意志力、自我控制力和效率。如果你真心渴望孩子优秀的话,那么就要变“神童情结”为“习惯情结”,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不管是生活上的,还是学习上的。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26751/77250794348.html

更多阅读

一年之计在于春下一句 一年之计在于春的下一句?

一年之计在于春的下一句: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这句话是中国劳动人民在千百年的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条经验,它强调了春在一年四季中所占的重要位置。古今中外许多文人墨客对春的赞美诗更是比比皆是。人们还将人的年轻时

书犹药也下一句是什么? 黑发不知勤学早的下一句是什么?

《劝学》(唐)颜真卿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注释:五更鸡――天快亮时,鸡啼叫。黑发――年少时期,指少年。白首――人老了,指老人。标题:黑发不知勤学早的下一句是什么?网址:http://u.sanwen.

忽如一夜春风来下一句 待到重阳日的下一句

待到重阳日的下一句名句“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过故人庄》过故人庄作者:孟浩然 年代:唐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赏析:这是一首

修行在自身的下一句 师傅领进门的下一句

师傅领进门的下一句是什么?全句: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博主:“师傅领进门”到底进的是什么门?中国人有句古话,叫做“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很多人都觉得这主要是谈学术修行,由师傅指导你正确的修行方法,最后还得靠自己用功学习。这样的

声明:《孰轻孰重的下一句 孩子的这8个培养点孰轻孰重》为网友街角幸福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