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同龢日记 翁同龢 翁同龢日记

翁同龢

翁同龢(1830年—1904年),字叔平,号松禅,别署均斋、瓶笙等,别号天放闲人,晚号瓶庵居士,江苏常熟人,晚清政坛的重要人物。翁同龢于咸丰六年中状元,先后担任同治、光绪两代帝师。历任户部、工部尚书、军机大臣兼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在光绪时期,因卷入“帝党”与“后党”的政治斗争被慈禧太后罢官。甲午首恶,与李鸿章暗斗导致清军惨败。翁同龢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政治家、书法艺术家,卒后追谥文恭。翁同龢学通汉宋,文宗桐城,诗近江西,尤以书法名世。晚年沉浸汉隶,为同光书法家第一,当时的书法家对翁同龢的书法造诣之高十分敬佩。

翁同龢简介

翁同龢,是晚清著名的政治家和书法艺术家。对于他的书法,幼年时期多以欧、褚的书法为学子,中年时期则致力于颜真卿的书法。以书法而闻名,晚年沉浸于汉隶,在同光书法家中名列第一。当时的书法家都对他的书法造诣十分敬佩。

翁同龢照片

翁同龢是晚清政坛的重要人物,先后担任了同治、光绪两代的帝师。在光绪时期,因为卷入了政治斗争中被慈禧太后罢了官。让他首次出任是在光绪八年时期,第一次担任了军机大臣。在担任起主要参与了两项重大政治斗争革命,其一就是参与了处理云南军费报销舞弊案,其二就是参与中法越南交涉的相关事宜。

其次在生活爱好上,比较很喜欢藏书和学习书法,并且在这方面有较高的造诣。他在京为官将近40多年,在他的书法中,最擅长的就是楷书和行书,同时也深得颜真卿书法的精髓,写出了具有自己个性的书法作品,形成了翁氏独特的书风。因此他的作品在清代书坛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关于他的评价也是很高。

关于他的故居,现在叫做“翁同龢纪念馆”。这座纪念馆开放于1991年11月1日,到目前为止,翁同龢故居是保留比较完整的,具有江南风格的官僚住宅。也就是在这里翁同龢过了他的青年时期。直到1990年,他的玄孙美籍华人翁兴庆将这座故居捐献给了国家,并于199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翁同龢日记

《翁同龢日记》一书起自咸丰八年六月二十一日,迄于光绪三十年五月十四日。这本书里主要记叙了这一时期的许多重要的史事及作者自己的思想感情。作者就是书中的主人公翁同龢,他是晚清政界有重要影响的人物之一,曾在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日战争,戊戌变法中都参与了重要活动。

《翁同龢日记》一书

这本日记也被誉为晚清的三大日记之一,其中的内容相当丰富,但据一些学者考证,关于其中记载的有关于戊戌变法和维新派的内容有被删减过。翁同龢所撰写的《翁同龢日记》又称之为《翁文恭公日记》,这本书对后人来研究清朝的历史,尤其是晚清时期以来所发生的许多重大历史事件起着非常重要的文献查阅作用。就连同许多国外的历史学家都很是关注这本书。像日本、韩国、美国以及大陆的台湾和香港的一些历史学家对这本书颇有研究。

这本书记载的大多数日常的琐事,却让读者可以对当时的环境有一定的了解。作为“日记”,关于他自己的坚挺生活,日常琐事必然是日记中的一部分。

翁同龢身为帝师,饱读诗书,博采多学,本应爱严于律己,然而通过这本日记就能看得出事实并非如此。根据日记记载,他与他的妾室经常发生冲突,甚至有一次因为妻妾不合,竟然将茶具扔向了他的妾室,将妾氏打至头破血流。像这样类似的日记,让我们可以从更多角度了解作者的为人,和当时的社会风气。

翁同龢书法

翁同龢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和书法家。他的一生伴随着许多重大历史事件,并且还参与其中。不仅如此,这位清朝重臣还赢得了许多美誉。年轻时就考了状元,晚年在维新运动中,积极支持变法,被尊称为“中国维新第一导师”。此外他还喜欢画画和写诗、书法,其中他的书法很是著名。

翁同龢日记 翁同龢 翁同龢日记

翁同龢书法作品

或许是他从小受家庭因素的熏陶,使他从小就非常喜爱学习书法,现在能够从他的作品上看就能够看得出,他的书法里具备了颜真卿的形貌,但又有刘墉等人的风格,笔法随意,结构比较宽博开张,还有些字词融汇了赵、董之意。

在翁同龢的书法里,他最擅长的就要数楷书和行书了,他的书法在清代书坛上占有重要位置,评价也是相当的高。书法家沙孟海先生就曾在一文中指出:“他出世最晚,所以能够兼收众长,把颜字和北碑打通了。这是翁同龢的特色。”他的书法作品有一种碑气,自然的形体,敛约的点划,空灵的章法形成了他书法的主要特点。他早年时期就开始学习书法,博采众长。潜心揣摩颜真卿和北魏碑版,参考学习。其次还吸收了刘墉、钱沣、何绍基等人的书法长处,

将他们的长处学以致用,融合到自己的书法当中。他继承了颜真卿书法的精髓,写出了具有自己个性的书法作品,形成了翁字的独特书风,成为一代具有较大意义的书法家。

翁同龢书法价格

翁同龢,字叔平,号松禅,晚号瓶庵居士,是晚清著名的政治家,书法艺术家,以书法名世。而他所书写的文章,对现代来说更是价值千金。那关于翁同龢书法价格到底是怎样的呢?

翁同龢书法

他的书法遒劲,幼学欧、褚,中年致力于颜真卿,更出入苏、米。晚年沉浸汉隶,是同光时期书写第一人,书法造诣极高。沙孟海先生曾指出:翁同龢能兼收众长,将颜字和北碑打通,是他的一重大特色。

翁同龢所书写的《节临华山碑扇面》,由隶、行、楷三种书体组成,整体布局疏朗又谨严,得到书法家徐珂:“南园之上,论国朝书家刘石庵外,当之无匹”的赞赏。由此可见,在清代书坛翁同龢占有重要地位,评价甚高,也正是这样,使得他的书法的价值得到了一定的提升。翁同龢书法价格值多少呢?

据相关调查,曾在2011年的时候,关于翁同龢的墓志书法四屏就以106万的价格出售,而他的行书以及相关的行书屏轴均以103万左右的价格出售。

曾记得在清朝末年,关于翁氏藏书的主要部分都是这时期购入的,其中所收藏的一批秘籍,还被学界认为:“学人仰望而不知其存否的具有很高学术价值的善本。”是国宝级重要文物,可见从那时起,他的书法价格因该是价值千金了。而对于他的一些书法作品深受后人青睐,即便是价格很高但依旧有一些收藏家的愿意花费高昂的价格来收藏。

纵观近几年来的文物交易市场,关于翁同龢的书法作品一直处于热门阶段。曾在2013年的时候他几乎的书法作品拍卖价格都不低于上万的价格,他的四屏立轴作品就以86万左右的价格被拍卖,而他的行书八联作品更是卖到了100万以上的价格。可想而知,翁同龢的书法是有多值钱了。

翁同龢与李鸿章

翁同龢,是光绪年间的协办大学士,也是军机大臣。他和李鸿章的恩恩怨怨来自于一道奏折,也正是因为这道奏折,两个人彼此心存怨念,开始了相互斗争。

翁同龢像

在甲午战争前后的时间里,翁同龢对李鸿章是百般的刁难,战败后的李鸿章被戴上了卖国贼的帽子,翁同龢也被贬了官职。现在想想,翁同龢因为自己的一己思念与李鸿章结仇,他这样以公谋私的作为却让国家的命运备受挫折。而他的做法也正是反映了当时政治的腐败,所以他之后被罢了官也在合理之中。

在历史上关于他们两个人的恩怨有很多的说法,最多的就是在甲午中日战争爆发之前,他俩的对待战争的区别是:翁同龢表示主张预筹战备,来预防不测。但是李鸿章则认为有万国公法的制约,日本不敢轻易挑起战端。

战争初始,翁同龢倾向于主要战斗力,而李鸿章则希望通过调停的方式来平复战乱。在黄海大战后,李鸿章仍旧相信俄国能够保护朝鲜,翁同龢却持有怀疑的态度,认为而过恐怕不会那么好心。由此可以看出,他们两的政治意见不同。

后来在甲午中日战争结束后,有诸多的大臣上走弹劾李鸿章,翁同龢却站出来帮他说话。后又有官员准备罢免了李鸿章的官职,翁同龢同样站出来替他说好话,认为李鸿章在战争上的战术是别人不能代替的。由此可见,他们的关系并非传言上的水火不容,只是部分意见不同罢了。

翁同龢与甲午战争

众所周知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是致使我国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端,是历史上沉重的一笔。提到甲午战争不得不提大臣李鸿章,但众人不清楚还有一人与甲午战争联系甚重,那就是李鸿章的宿敌:翁同龢。

翁同龢蜡像

翁同龢是晚清政坛的重要人物之一,先后担任同治、光绪两代帝师,历任军机大臣兼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因在光绪时期卷入政治斗争中,被慈禧太后罢官,因满怀心事,抑郁死在了家乡。

称翁同龢是李鸿章的宿敌,那是因为曾国藩与李鸿章曾经检举翁同龢的兄弟,从此终身与李鸿章结有私怨。而这一私怨却导致了甲午战争的失败。

因私怨,翁同龢在担任户部尚书期间,处处为难北洋水师,甚至以海军规模已具和国库节俭为由,暂停了向国外购买军火,致使北洋军设备落后。直接导致中日甲午战争北洋舰队的失利。

不仅于此,在甲午战争开战前,李鸿章曾多次劝诫翁同龢,不得轻率开战,但翁同龢不以为然,只笑李鸿章胆小,于是在李鸿章的无可奈何下,甲午战争开始并以失败告终。

翁同龢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打着爱国的口号,实际真实的目的却是为了整治对手,这不禁令人心寒。在这一场失败的战争中,李鸿章确实承担了办事不利的罪责,但是翁同龢只需喊喊口号,发发感慨,毫无实质性的建议,不用承担责任,还博得爱国的好名声,但这一件事却让慈禧太后看清了翁同龢,也为翁同龢日后的悲惨生活种下了导火索。

翁同龢评价

翁同龢是晚清政坛上的重要人物之一,在甲午战争中,他坚持抵抗日本,反对投降,戊戌变法,他力求变法,对中国和名族做过巨大的贡献。他出生世家,从小就接受儒家思想的教育,饱读诗书,最擅长书法。

翁同龢蜡像

翁同龢长期在朝廷担任要职,所处的时代也是晚清政治动荡的时代。他爱国,苦心焦虑,力图变法,拒降主战,从这些方面看的出忠君爱国人士为了挽救国家政治走上布满荆棘的道路上奋斗者。当然翁同龢作为一个统治权贵,朝廷的大臣,自然也受历史的局限。但是,他在反抗外敌时所表现出来的那种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和胸襟是值得我们敬仰的。

以他的个人节操来说,身在朝廷四十多年,是两朝帝臣,位极人臣,主管国家政务长达十年之久,后被罢了官后,竟以两袖清风之势回乡,晚年的他岁虽然要靠同乡的接济和卖自己的字画为生,但所流露出的道德操守,清廉作风,是值得后人称赞的。

翁同龢的一生伴随了许多重大事件的发生,其中有的是他亲自办理交涉的,有的是他耳闻目睹的。虽然时间跨度很大,涉及的领域也相当广泛。但难得的是,他还每天坚持写日记,总共时长达47年之久。日记内容广泛,包含了国家以及军中大事,外交政治,文化教育,当然还包括了自己的日常生活,家庭趣事。其中记载的关于近代史的一些重大事件,人物和制度,对近代史研究有着重大意义。

翁同龢纪念馆

翁同龢纪念馆位于常熟古城区,现在也称“彩衣堂,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对象。目前是一所保存比较完善、具有典型江南建筑风格的住宅。而他的主人公翁同龢就是在这里度过了他的青少年时代。

翁同龢纪念馆

根据相关历史的记载,这座房子建造于明代弘治年间,在清道光十三年的时候由他的父亲购买,这座房子的主厅名叫“彩衣堂”,里面的壁画集雕、塑、绘于一体,其中包含的内容十分丰富,艺术价值极高。

关于他的主人公翁同龢,他的一生与相关的重大政治活动相关,并且对中国的近代史有深远影响。另外他还力主变法维新,被康有为称为“中国维新第一导师”。在历史上,他是中国近代著名的爱国政治家,在朝堂上四十余年,也正是中国名族危亡时代,他以帝师之尊,为国家分担忧愁。他一生以天下为己任,以民生为国本,为中国名族的独立和国家的进步作出了不朽的贡献,在历史上也留下了深刻的烙印。

关于这座纪念馆正式开放于1991年11月,在1990年的时候翁同龢的后人将这座房子献给了国家,关于主厅“彩衣堂”在1996年被国家评委中国重点历史文物保护区。

后来为了发挥这座房子的爱国教育和历史作用,还曾多次扩展修葺了一番。扩展后的纪念馆陈列了许多关于翁同龢的真迹,类如:翁同龢文物、书法、相关的主要著作、文章等。陈列馆内铺设了清代红木家具,给观赏者一种身临其境的幻觉。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26751/786305797464.html

更多阅读

中秋节日记之一 初一中秋节日记300字

李忠睿的中秋日记:2015年9月27日周日晴“桌上一壶酒,团圆福满堂。”今天是中秋节,是我期待已久的节日,因为今天可以和大家一起吃月饼、赏月、品美食……而且,据说这个中秋可以欣赏到红色月亮和月全食的景象,是一个非常特别的中秋。“海

小学生日记摘抄 小学生日记摘抄4年级

小学生日记摘抄管炳圣推荐 一、于家庄小学一年级管鑫日记二则2003年5月25日星期日我跟哥哥在爷爷家写日记。我的哥哥叫管建凯,上四年级了,爷爷给他批了好几次日记了。我的姐姐叫管慧妮,上五年级,

英语同声翻译的工资正确叫法应是同传 法语同传

同传的收入其实早已经是公开的秘密:如果只做同传,没有其它收入的话,则大概范围在人民币8万到70万间。北京有的会议主办方能找到并使用日薪人民币800元的“同传”,对于做一般行业的同传员的最高日收入而言:一名同传员可达人民币2万元,特殊

声明:《翁同龢日记 翁同龢 翁同龢日记》为网友旅人不扰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