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处世篇 . “忍”
《名人论“忍”》
百忍歌(唐伯虎)<?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百忍歌、百忍歌、人生不忍将奈何?我今与汝歌百忍,汝当拍手笑呵呵!
朝也忍、暮也忍、耻也忍、辱也忍、苦也忍、痛也忍、饥也忍、寒也忍、
欺也忍、怒也忍、是也忍、非也忍!
方寸之间当自省,道人何处未归来,痴云隔断须弥顶。
脚尖踢出壹字关,万里西风吹月影、天风冷冷山月白,
分明照破无为镜。心花散,性地稳,得到此时梦初醒。
君不见,如来割身痛也忍,孔子绝粮饥也忍,韩信跨下辱也忍,
闵子单衣寒也忍,师德唾面羞也忍,刘宽污衣怒也忍、
不疑诬金欺也忍,张公九世百般忍、好也忍,歹也忍,都向心头自思忖!囫抡吞却栗棘蓬,恁时方识真根本
忍耐即天才。 ——法国博物学家、作家 布封
忍小忿而就大谋。 ——北宋文学家 苏轼 《留侯论》 忍名言
宋·苏轼《留侯论》。小忿:小小的忿恨。就:成功。大谋:远大的谋划。本句大意是:忍耐小的忿恨,成就远大的谋划。《论语·卫灵公》曰:“小不忍则乱大谋。”事有大小之分,两者相比,当然应舍小而就大。若在小问题上不忍耐,不克制,有一点小小的忿恨就斤斤计较,势必耽误大事。本句多用于说明在小事上应该忍耐,以取得大事的成功。
小不忍,则乱大谋。 ——春秋时期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 《论语·卫灵公》
春秋·孔子《论语-卫灵公》。这两句大意是:对小事情不忍耐,便会败坏大事情。这是从个人修养的角度谈局部刺益与整体利益的关系。在孔子看来,为了长远的利益,为了大的事业,不仅要牺牲局部的利益,甚至还要忍受精神和肉体的痛苦,卧薪尝胆,经受折磨和考验。不能忍耐小的损失或挫折,不能忍受暂时的屈辱和痛苦,无法成就大事。《诗经·将仲子序》“小不忍以致大乱焉”,王通《中说·阿易》“小不忍,致大灾”,与~意思相近,都说明应在小事上潜让忍耐.不要因计较小事而影响大局,招灾致乱。
要么忍,要么残忍。 ——海派清口创始人 周立波
“忍”字常须作座铭。 ——南宋爱国诗人 陆游
莫之大祸,起于不忍。 ——清代学者 王永彬 忍的名言
六度万行,忍为第一。 —— 《佛语》 《佛语》
忍让非己弱,敬人得人尊。 ——
“忍”之一字,众妙之门。 ——南宋诗人,词人,道学家 吕本中
能忍耻者安,能忍辱者存。 —— 《说苑丛谈》 《说苑丛谈》
谨言浑不畏,忍事又何妨? ——明代官员 吴亮 忍名言
忍一忍风平浪静,让一让海阔天空。 ——
一忍可以制百勇,一静可以制百动。 ——北宋散文家 苏洵
能忍人之所不能忍,乃能为人之所不能为。 ——晚清名臣 胡林翼
贵而不骄,胜而不恃,贤而能下,刚而能忍。 ——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政治家,军事家 诸葛亮 《将才》 忍的名言
三国·蜀·诸葛亮《将才》。这几句大意是:作为一员将领,应该是富贵却不骄傲,打了胜仗却不自矜,有才能而能礼贤下士,正直刚强又能忍耐。诸葛亮很显然是按照儒家的标准选择将领的,那就是既有儒家的道德修养,又有勇士的才能和气度;既是风度翩翩、知书达礼,又是骁勇善战、足智多谋。应该说,诸葛亮择将的标准对后世很有借鉴意义。
忍诟二字,古人格言,学者可以详思而致力。 ——元代学者 许名奎 《劝忍百箴》
忍所不能忍,容所不能容,惟识量过人者能之。 ——明代官员、理学家 薛瑄
忿怒二字,圣贤亦有之,特能少忍须臾,便不伤生。 ——清朝军事家、政治家 曾国藩
忍乃胸中博闳之器具,为仁者事也,惟宽恕二字能行之。 ——明代官员 吴亮
韩信忍于胯下,卒收登坛之拜。张良忍于取履,终有封侯之荣。 ——明代官员 吴亮 忍名言
凡事当有远谋,有深识。坚忍一时,则保全必多,一时之不忍而终身惨矣。 ——晚清名臣 胡林翼

永远不要成为你丈夫家人的对立面,要不然你就失去他了。你自己要把自己的位置摆端正,老婆永远是外姓人,你要想融入一个已经组成了几十年的家庭里,除了忍就是忍,要么你就不要这个男人,要么你就忍,没有第三条路可走。 ——原名张辛,华裔女作家 六六 《双面胶》。
爱华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