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阳用附子,很多人觉得所谓的扶阳派几乎用到滥了,甚至批评为乱用,这可能跟个人的学习经历相关,接触某类学派必然推崇某类学派,所以在这里要讲的是,学中医,不可偏,不管扶阳还是扶阴,我们要的是辨证,更要的是将扶阳和扶阴的核心理论弄清楚,而不要人云亦云……
(图:附子种植基地)
所以现在,我们来了解扶阳用附子的核心,我们要的是了解它,取其精华有用之处,而不是去批评去排斥,好了,不多说,马上看附子药对配伍之法:
一、干姜配附子
但凡学过中医,应该都附子无姜不热,就是说附子和干姜是一种相辅相成的作用,附配姜时,实际上,干姜就是煽动附子火力之用。
二、肉桂配附子
肉桂在药性上有收火归元的功效,其实和附子相配时,肉桂就好比是风筝之线,牵住附子兴阳之性,不让附子的热量随意耗散,再加上肉桂本身引火下行之性,附子配肉桂,就是火力的方向全趋于下。
(图:肉桂)
三、 桂枝配附子
附子和桂枝是经常使用的了,在药性上,桂枝引阳达表,关健是我们要明白一个道理,如果坎中元阳虚弱,也就是根本处无阳,何来阳引?所以当桂枝配上附子,振奋了坎中之阳时,阳气之外达就有力,有根本了。
四、细辛配附子
附子和细辛呢,之前我们有文章中说过,细辛就如一团线,具有无处不达之性,两两相配时,附子兴阳,细辛辛散,附子配细辛,就如为火苗铺好道路,使其火四通八达也。
(图:细辛)
五、 花椒配附子
附子和花椒这组药对呢,同为辛热,同样都可以温里散寒,关健就在于一是温少阴之阳,一是暖太阴之阳,附子配花椒,温暖也。
六、半夏配附子
附子可兴阳,半夏可治痰,那么附子配半夏时,简单的说就是扫痰之力倍增也。
(图:半夏)
七、 鹿茸配附子
鹿茸填精,附配茸,兴阳补精,如蜡烛的蜡身,二药配合温火填髓也。
八、 麻黄配附子
麻黄如干燥剂,这个之前的文章中说过,麻黄专于攻其寒湿之气,当附子麻黄配伍,边点火边干燥,去水湿之力甚强。
(图:麻黄)
九、人参配附子

人参补的是先天元阴,用于滋润先天元阴的上药,附子配人参时,就是温阳而无燥热伤津之弊也。
十、黄芪配附子
附子配黄芪时,其实是一内一外,附子用于振兴首都的兵力,而黄芪建立边防城墙,二药配伍,内外兼营是也。
(图:黄芪)
十一、白术配附子
白术是入太阴脾经的,其药性燥湿补脾阳,而附子入少阴之经,太少二阴为阳气之宅,二药配伍之时,可称得上家宅平安也。
十二、甘草配附子
甘草是所有中药中,使用频率最高的,因为甘草土气最强,土孕育万物,当附子配甘草时,甘草之土性既可伏火,又可制附子之毒也。
(图:甘草)
十三、当归配附子
当归补血,众所周知,而能知血无阳不行的,却不多,所以用当归补血,附子兴阳,活血二字全也。
十四、生地配附子
一阳一阴,刚柔并济,附子配生地可谓阴阳双补,水得火为温水也。
(图:生地)
十五、芍药配附子
芍药之功能可从上到下,从表到里,力收相火,而附子可兴其坎中之阳,两药配合,一收一兴,一可去坎中之湿,二可加速相火归元之速度。
十六、石膏配附子
附子与石膏,阳热之极端与阴寒之极端,两药相配,为清热而不伤阳的代表作是也。
十七、大黄配附子
附子为火药,大黄为子弹,大黄为下法之猛将,附子配大黄时,通下力量强大,同时也是温下之法的根本。
(图:大黄)
如何,有收获吗?赶紧收藏起来,即使现在收获不多,我相信以后当你想了解扶阳,再回过头来看这些内容,你将会发现,对你的帮助会非常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