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山药粥
【原料】山药100克、小米100克
【做法】山药洗净切薄片,小米洗净放锅里,加适量水急火煮开后,换慢火煮成稀粥。
【服法】分次喂患儿。
2、萝卜汤
【原料】胡萝卜
【做法】把胡萝卜洗净后切碎,放在锅里加水煮烂。
【功效】胡萝卜中含有的果胶具有吸附肠道水分、细菌及毒素的作用,可以促使大便成形。
3、熟苹果泥
【做法】把苹果分成两半,放在锅中隔水蒸烂。
【功效】苹果泥纤维比较细,对于肠道的刺激性较小,其在含有的果胶对肠道有收敛作用。
4、蛋黄油
【做法】将数个鸡蛋煮熟后取出蛋黄,把蛋黄放在小锅里加热、翻炒,直至蛋黄逐渐变焦、变黑渗出蛋黄油,将渣
去掉后给患儿服用。
【服法】2岁以下每次服用5毫升左右,其他年龄小儿据症状酌情加减,适应于夏季久泻的患儿。
5、酸牛奶
【功效】酸牛奶中的酪蛋白凝块小,容易被肠道消化吸收,可以增加胃的酸度,从而抑制细菌生长,还可以促进钙在肠道吸收。
6、焦米汤
【功效】米粉炒焦后其中一部分会变成碳质,具有吸附肠道水分的作用,可以帮助减少大便中的水分,避免或缓解脱水症状。
7、苹果泥
【做法】取新鲜苹果1个,洗净后去皮,切片,放在碗里加盖蒸熟,取出后将苹果捣成泥状喂患儿。
【适应症】适用于消化不良引起的腹泻患儿。
来源:艾灸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