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论语诵读视频 再读国学经典:《论语》的版本源流

  关于《论语》的早期版本情况,我们今天可以通过班固的《汉书·艺文志》大致有所了解。

国学经典论语诵读视频 再读国学经典:《论语》的版本源流

  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说,“《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

  《论语》在战国初期成书之后,经历了秦始皇时代的“焚书坑儒”,随着西汉王朝的勃兴,《论语》的传承进入了新的阶段。这一时期,《论语》以口头传授的方式分为两支,根据师承流传的源流,名为《齐论语》和《鲁论语》,也就是来自齐地儒师解说的齐版《论语》和鲁地儒师解说的鲁版《论语》。此外,还有所谓的《古论语》,这个本子长期隐匿于孔子故宅的夹壁中,汉武帝时期才得以问世,并逐步为世人所知。其中,鲁人传授的《鲁论语》有20篇,齐人传授的《齐论语》有22篇,从孔子故宅夹壁中发现的《古论语》则为21篇。

  西汉末年,张禹被举荐担任太子(后来的汉成帝)的老师,讲授《论语》。由于当时的版本篇章与解说各异,张禹以自己本来师承研读的《鲁论语》为基础,兼采《齐论语》,择善而从,形成了统一的版本《张侯论》。这个本子为世人所重。东汉著名的学者郑玄就是以《张侯论》为底本,参考《齐论语》、《古论语》,为之作注。到魏何晏撰成《论语集解》,《论语》的版本基本定型,也就是我们今天能够看到的样子。

  到了唐代,《论语》和《周易》《尚书》等诸多经典一道,在开成二年(公元837年)被刊刻在巨大的青石之上,这就是著名的《开成石经》。它们立于长安城的国子监内,成为当时知识分子必读书,同时也是读经者抄录校对的标准版本。

  宋代以后,有关《论语》的注释本中,朱熹的《四书集注》是不能不提到的。虽然从今天的眼光来看,朱熹的《四书集注》与后出的研究型著作相比,有不够严谨之处,但它在儒家传统文化中的深远影响和科举历史上的主流地位,却是无法忽视的。

  清代刘宝楠所撰的《论语正义》,注释详备,并充分吸收了清代考据学的成果,是现代以前学术界公认最好的《论语》注本。今人研究《论语》,它仍然是必备的参考书之一。刘宝楠家学渊源深厚,曾主讲广陵书院。有趣的是,刘宝楠最初的治学兴趣是在《诗经》和《周礼》之上。后来他和其他几位当时的知名学者相约,每人各自专治一经,结果他打开自己抽选的题目一看,却是《论语》。

  《论语集释》是中华书局“新编诸子集成”中的一种,撰者程树德。本书博采古今,引用书目达680种,全书140万言,为《论语》研究者提供了自汉到清的详尽资料。值得一提的是,该书于抗日战争时期、作者困病之中撰成,难能可贵,称得上是一部“忧患之书”。

  《论语译注》,杨伯峻著,全篇今注今译,注释简明,详略得当,译文平实,是一个颇便阅读的《论语》普及读本。(徐雪冬)


百度搜索“爱华网”,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爱华网!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27751/655861288921.html

更多阅读

再读申春玲的故事 申春玲的墓碑照片

这是个真实的故事,<知音>杂志刊登后,众多网络社区转载,感动了很多人,今天重读,依然唏嘘,这个弱小的女孩那样地坚毅,让多少七尺男儿都心生敬畏,十六岁的人生虽然短暂,却留给这个世界多少感动,她活的很苦,但心中的信念却一直支持她到逝去的那一刻,无

再读长安街系列之---国际俱乐部 贱狗俱乐部系列

再读长安街系列之国际俱乐部(国际俱乐部建筑群)李翊熠2013年2月24日元宵节CLUB,在中文中译为“俱乐部”,俱乐部三个字按照逐个文字解读为聚众寻欢作乐的场地和机构,”乐”在不同阶层的人是有不同的理解的,乡间农夫,在一天耕作之后,以

西宁哈菲兹诵读古兰经 再读西宁

“静悄悄的河流,静悄悄的水”,多年来的西宁似乎遵循了这样的发展轨迹,但在今天喧闹的市场冲击下,西宁能否保持原有的发展模式,或者说原有的发展模式是否继续可行,这是一大问题。 困惑的“西宁模式”但在看似欣欣向荣的

声明:《国学经典论语诵读视频 再读国学经典:《论语》的版本源流》为网友剪水做花飞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