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死后慈禧哭了 李鸿章和慈禧的关系 李鸿章遗折的由来

李鸿章简介

李鸿章死后慈禧哭了 李鸿章和慈禧的关系 李鸿章遗折的由来

李鸿章,晚清政府三朝重臣,以内阁大学士(中堂)闻名,世称李中堂。出生于安徽合肥一个殷实的家庭,自幼通读经史,在成年后通过参加科举走上仕途。相较于其他学子,李鸿章获得的人际关系远比官职更为重要,例如他的恩师曾国藩。

李鸿章照片

咸丰年间,李鸿章通过镇压太平军进入了军中,随后因清政府江南兵力的薄弱而受命组建淮军,以曾国藩的湘军为骨干,淮军通过镇压太平天国、捻军等农民起义势力,军事力量不断扩大,在湘军解散后,淮军仍旧是江南最精锐的部队。这支地处江南的武装力量成为李鸿章拥有清政府话语权的根本。

同治年间,李鸿章与左宗棠等人试图在封建帝制下进行资本主义改革,发起了近代中国资本力量的启蒙,建立清政府国有企业,改变晚清朝廷关于近代科学、军事和经济的态度。洋务运动期间,以李鸿章为主的清政府外交部门一度在列强国家面前获得主权。

光绪年间,李鸿章开始组建清政府的海军力量,北洋水师的成立代表洋务运动的巅峰,然而终因政治制度的腐朽,后勤补给极为落后的北洋水师在甲午海战中全军覆灭,同时也标志着李鸿章奋斗半生的改革以失败告终。

晚年,李鸿章担任两广总督期间,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李被晚清逃亡政府逼迫,前往北京。重病缠身的李鸿章在签订辛丑条约后身心俱丧,病逝于北京,谥号文忠。

李鸿章和慈禧

提到清朝末年那段混乱的历史,我们就会提到李鸿章这个人物,李鸿章最终成为当时的股肱之臣是因为他的才能卓著,这只是一点,还有一点就是他得到了一个人的支持,这个人就是当时的最高统治者慈禧。

李鸿章和慈禧剧照

说起慈禧这个人可以说绝大多数国人是非常痛恨的,因为她卖国求荣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所以留下了千古骂名。而慈禧和李鸿章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样的?

可以说慈禧和李鸿章之间的关系表面上是上下级之间的关系,而实际上李鸿章一直是得到了慈禧的信任和支持的。李鸿章官运亨通几十年,如果仅仅是靠自己的能力是不可能这么长久的。

据说李鸿章曾经对慈禧表示过忠心,就是在同治皇帝去世以后,慈禧不想失去自己的权势,于是想立别人为皇帝,但是得不到大臣的支持,这时候李鸿章就派人向慈禧表达自己的忠心,于是慈禧有了军队的支持,最终立了光绪皇帝,因此慈禧是非常信任李鸿章的。

李鸿章也是一个能力比较强,属于实干派的人物,在晚年他替慈禧背负了许多骂名,李鸿章晚年签署的许多条约,实际上都是得到了最高统治者慈禧的同意的,李鸿章自己是没有决定权的。

所以在李鸿章去世以后,他的孙子李国杰去见慈禧,慈禧见到故人的子孙非常高兴,想起了李鸿章,于是封他的孙子为二品大员,这在当时还引起了一场风波,可见两个人之间的关系有多么好。

李鸿章遗体

李鸿章作为晚清时期的重臣,他或多或少都受到世人的关注,即使在他逝世后一百多年的今天,他的功与过还是受到人们的议论不绝。李鸿章1823年出生于安徽合肥,在1901年逝世,享年78岁,谥号文忠。

李鸿章铜像

作为淮军、北洋水师的创始人和洋务运动的领导人,李鸿章一生可以说是功绩显赫,同时过失也不少,可以说他有多大功绩,同时也伴随着多大的过失。李鸿章作为清王朝的名臣,官至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授文华殿大学士,也正因为他位居此高官,使得后来的不平等条约由他出面签订,这也是后人对他既有敬仰也有谩骂的缘由。

1901年李鸿章逝世后,他的遗体被安葬在合肥城东十五里的大兴集,而1958年为兴办钢铁厂,李鸿章的墓室被挖掘,据当时挖掘的人回忆叙述,李鸿章的遗体是穿着黄马褂,并且保存得完好,而由于李鸿章签订的诸多不平等条约,使得世人对他除了“卖国贼”这个称号以外,好像对他的功绩并不感兴趣,也正因为如此,使得他的遗体被挖掘出来以后并没有得到善待,而是被挂着游街,直到尸骨散尽。

我想李鸿章可能会想到他不被世人看好,却绝不会想到,几十年之后连他的尸骨都被世人如此唾弃。当然这与当时的时代背景以及文化有一定的关系,通过当时人们对李鸿章遗体的侮辱,也侧面反映了一定时空的冷漠。不管功过与否,作为一代功臣,李鸿章的遗体都应该被人们善待,而不是游街。

李鸿章遗折

在清朝后期,李鸿章已经是朝廷的重臣,他曾经同时担任直隶总督和北洋通商大臣这两个官职,在当时,这可都是朝廷正一品的大官,同时他还被授予文学殿大学士。由此也可以看出,掌握在李鸿章手中的权力是非常大的。不仅是在光绪帝的眼中,李鸿章非常重要,就连慈禧太后都不敢把李鸿章不放在眼里。然而就是这样一位朝廷重臣,由于清政府衰败无能,在外国人面前,李鸿章却毫无地位可言。这也是导致李鸿章发病而死的直接原因。由于死的太突然,这才有了李鸿章遗折的由来。

李鸿章照

在1901年,和俄国的《辛丑条约》刚刚签订不久,俄国的代表又一次向七十八岁的李鸿章发难,他们荒唐无耻的提出了“道胜银行协定”,企图从中国获得更多地利益,并通过别的方式威胁李鸿章签字同意,李鸿章气愤至极,却又不能不同意。在俄国的代表走后,李鸿章便吐血躺在床上不能起来,他感到自己的时日已经不多了,于是便写了一封奏折,李鸿章遗折具体内容如下:劳劳车马未离鞍,临事方知一死难。三百年来伤国乱,八千里外吊民残。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海外尘氛犹未息,诸君莫做等闲看。

写完这封奏折后不久,李鸿章便去世了。他的这封遗折在当时感动了很多爱国之士。虽然整首诗文字不多,却真实的表达了当前清政府的形式,以及他对自己国家民族未来的担忧和对后人的教导。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28051/146723214048.html

更多阅读

西太后慈禧陵寝为何位于东太后慈安的东边 西太后是什么品牌

西太后慈禧陵寝为何位于东太后慈安的东边定东陵简介  清代咸丰皇帝有两位皇后。在他殡天后,慈安皇太后世称东太后,慈禧皇太后世称西太后。两宫并尊,垂帘听政,创有清一代之独例。  慈安皇太后和她的名字一样,生性柔弱,对野心勃勃的

吕布拔掉貂蝉的衣服. 吕布死后貂蝉跟了谁

  古代有很多故事都是值得人们去关注与研究的,貂蝉无疑是史上的美貌与勇气并存的女子,她的爱情人生轰轰烈烈,让人感慨万千。可是,当吕布死后,貂蝉跟了谁呢?下面,小编从恋爱心理学中为你揭秘性格分析,透过历史故事看看这些让人流连忘返的

西太后慈禧 西太后慈禧:不让吃马 看牌局中的无奈人际关系

算起来,慈禧,这位能力非凡,恶毒心肠让中国蒙羞的女人,已经病逝107年了。她的病逝宣告了一个时代的结束。慈禧是满洲正黄旗人,安徽宁池广太道惠徵女。咸丰二年,即公元1852年被选入宫,被册封为兰贵人。5年后,晋封为懿贵妃。1861年,咸丰皇帝驾崩

声明:《李鸿章死后慈禧哭了 李鸿章和慈禧的关系 李鸿章遗折的由来》为网友回忆如此多娇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