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规划 食品加工业十三五规划 马铃薯加工业“十三五”发展规划

  马铃薯加工业“十三五”发展规划(2016~2020),主要根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十三五”规划制定的系列讲话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和《中国制造2025》等精神和原则指导下,由中国食品工业协会马铃薯食品专业委员会组织编制,主要阐明行业企业发展战略、发展方向和发展重点,旨在提升马铃薯加工业发展的质量、水平和效益,指导企业自主创新、调整结构、转型升级、持续健康发展。

  一、马铃薯行业“十二五”主要成就和“十三五”面临形势

  “十二五”期间,我国马铃薯从种植到加工、消费,全产业链稳步快速发展,我国马铃薯加工骨干企业在结构调整,资源整合,优化配置,技术装备创新、产品开发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新进展,继续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农民致富、引导消费、增加就业、扩大内需、造福消费等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十二五”主要成就和呈现的特点

  1.种植业稳步发展。 “十二五”期间,我国马铃薯种植面积和总产量逐年增长,继续保持世界首位。近年,全国马铃薯种植面积已超过8500万亩,总产量约1亿吨;通过实施种子工程、农业科技引进与创新和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在全国建立了一批马铃薯改良中心、脱毒中心和快繁基地,我国微型薯年产能力逐年提高,脱毒种薯应用率逐年增加;骨干企业采用茎尖脱毒、微型薯快速微繁、高效水培气雾法生产、种薯质量控制、种薯贮藏、种薯机械化繁种等技术,取得了各自的新进展与成果。

  2.加工产业较快发展。“十二五”期间,马铃薯加工业持续创新快速发展,其中:冷冻薯条生产继续保持较快增长的可喜态势;马铃薯全粉扩大应用、稳健增长;马铃薯薯片等休闲食品市场需求旺盛,生产销售不断扩大;马铃薯主食等新产品开发开始起步。

  3.产业集中度逐步提升。“十二五”期间,我国马铃薯加工业结构调整、技术进步与整个食品行业步伐同步加快,一批具有较强经济实力、竞争能力和技术优势的马铃薯薯条、薯片、全粉、淀粉等骨干加工企业在持续增长的同时,产业集中度逐步提升。

  4.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十二五”期间,我国马铃薯加工食品,新品辈出丰富市场;通过组织实施与马铃薯加工密切相关的食品加工重大科技专项,马铃薯加工产出率、副产物利用率均有所提高;研发和生产出一批与终端产品对接的高附加值产品,其中马铃薯变性淀粉品种由10多种增加到30多种,延长了产业链、增加了经济效益。

  5.质量标准体系逐渐完善。“十二五”期间,《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颁布实施,经由国家商务部批准,中国食品工业协会马铃薯食品专业委员会组织制定了《SB/T 10631-2011马铃薯冷冻薯条》《SB/T 10752-2012 马铃薯雪花全粉》《SB/T10968-2013加工用马铃薯流通规范》行业标准,现已颁布实施。

  6.配料产业多年持续创新。配料产业采用生物酶解技术、二氧化碳萃取技术、微胶囊技术、分子蒸馏与纳米化学等一系列先进技术应用与集成,以及国际先进的分析检测技术和现代化质量管理监控技术体系,继为方便食品创造出中国特色风味数十个单品之后,实现了休闲食品的诸多中西不同品类风味创新。

  (二)“十三五”面临形势

  “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马铃薯行业要准确把握战略机遇期内涵的深刻变化,更加有效地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不断开拓创新发展。

  1.我国马铃薯产业地位日益提升,发展进入战略机遇期。

  (1)《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明确将马铃薯作为保障粮食安全的重点农作物,摆在关系国民经济和“三农”稳定发展的重要地位。马铃薯生长耐寒耐旱耐贫瘠,用水用肥较少,水分利用效率高于小麦、玉米等大宗粮食作物,在我国缺水、贫困地区,推进马铃薯产业发展,有利于缓解资源环境压力,改善生态环境,拉动农民脱贫致富,实现产业可持续发展,同时将为马铃薯加工业创造新的发展空间。

  (2)马铃薯作为世界公认的继小麦、水稻、玉米之后第四大粮食作物、同时具有粮食、菜肴、工业原料和饲料兼用的重要经济作物,其营养价值高于一般粮食作物,富含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等成分,单位面积蛋白质产量分别是小麦的2倍、水稻的1.3倍、玉米的1.2倍,被世界公认为第二面包和地下苹果;美国有报告称全脂奶粉和马铃薯两样即可满足人体营养需要。马铃薯的经济价值和营养价值得到更为广泛的认同与提升。

  2.居民收入提高消费结构升级,为马铃薯加工业供给侧改革提供了较强动力。

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规划 食品加工业十三五规划 马铃薯加工业“十三五”发展规划

  2015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966元,比上年名义增长8.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195元,比上年增长8.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422元,比上年增长8.9%。收入的增长拉动了消费的升级,消费者对于营养健康食品的要求不断增长,促进马铃薯行业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满足市场供应,改善我国居民膳食营养结构。

  3.科技进步转型升级,为马铃薯加工业提供了技术支撑。

  生物技术、信息技术、自动控制、电子技术、智能制造等新兴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将进一步推动马铃薯育种、种植、储运、加工、清洁生产、物流配送消费等领域的技术升级,为马铃薯加工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形成新的生产方式、产业形态、商业模式和经济增长点。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生物工程、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取得新突破,智能制造、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精准供应链管理、全生命周期管理、电子商务等正在重塑产业价值链体系;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迎来重大机遇。

  4.经济全球化步伐加快,为马铃薯加工业国际化发展提供了机遇。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一方面,发达国家先进的马铃薯加工技术和装备、新型产品等加速向中国市场推广,我国马铃薯加工企业引进、吸收和再创新;另一方面,发展中国家、新兴市场国家对马铃薯精深加工产品和技术需求的增加,为我国马铃薯加工业扩大国际市场、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创造了有利条件。我国独特的马铃薯资源优势、产业优势在亚太、拉美和非洲地区拥有广阔的市场需求和发展前景。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28051/614420832441.html

更多阅读

《山东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发展规划》全文 山东省会城市经济圈

《山东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发展规划》全文2013年8月前 言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科学规划城市群规模和布局。省第十次党代会作出了“继续发挥济南优势,加快科学发展、建设美丽泉城,带动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做大做强”的

青年教师个人发展规划 青年教师成长讲座

青年教师个人发展规划 个人SWOT分析S1、青年教师多种多样的学习培训和的锻炼方式。学校为我们创设了良好的工作环境,同时为我们提供了不断学习和成长的平台和机会,使我们的教学水平在不断进步。

声明:《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规划 食品加工业十三五规划 马铃薯加工业“十三五”发展规划》为网友笑柄男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