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域狮子旗图片 《苍茫雪域图》赏析

雪域狮子旗图片 《苍茫雪域图》赏析
毕业论文

  

李宝林《苍茫雪域图》

  看著名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艺术委员会副主任李宝林先生的山水画,有如喝陈年佳酿,甘冽、醇厚,回味悠长。喝好酒——醺醺,喝的是酒,醉得是百转千回;看好画——沉醉,看的是画,醉得是气象万千。

  李宝林力作《苍茫雪域图》引人沉醉的是流动音乐性的美感。

  咫尺画面,苍茫雪域,扑面而来的旷远,唤醒了沉睡在心底的歌唱。这歌唱是来自内心的歌唱,更是画面飘荡而来的天籁之音。 画中那种音乐性的美感是可以感知甚至是可以捕捉的。云天浩荡,云朵似乎在不间断地游走,在云与云的缝隙间仿佛正传出1种旋律;山峦重叠,错综丰盛,铿锵的笔墨,拙朴的渲染,都是雄浑无比的交响乐章。

  最喜那些雪花,静静地飘落,这些世间的精灵,此时此刻舞动在天与地、山与山之间,它们随着来自天堂的音乐飘舞,圣洁、宁静而安祥。

  雪,1边飘落,1边融解或聚积,雪落在画中那1处纯粹的留白处停了下来,音乐便也在这1刻徐徐停了下来。整个世界静谧极了。 此时,“我”在何处?或者已化作1片飘落的雪花,或者已矗立成1黛远山,也许这正是王国维所论的“无我之境”。酒的醇香在于历经多年的精心酝酿,画的美感在于绘画者对于某种内在“风神”的把握。中国画的审美追求不满足于事物的外在模拟和形似,而是在观察、把握和描绘之上表达生活的风神和人生的理想。李宝林的观察敏锐而恒久,他的把握和描绘更是独到的,雪域苍茫,境地宽远,这种铺天盖地、画面饱满近乎整体性地描绘自然,使之富有了1种深厚的意味,给予人的审美感受宽泛、丰满而不确定。正是这种不确定,使审美感受中的想象、情感、理解等因素由于未引向固定方向,而更加自由开阔,审美感受中的重新发现、抒发的余地也更大1些。更为丰富的多义性,给予了人们更持久的观赏愉悦。 (冉伟严,女,1969年11月生,作家、副教授、清华大学公共关系硕士,对中国画有很深入的研究。) 

来源:人民网 作者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28151/584681874708.html

更多阅读

一本29年前的山口百惠自传《苍茫的时刻》 苍茫的时刻 电子书

前几天,在找东西时,发现两个纸箱。里面整齐的放着一些老的书籍,是搬家的时候,新书架摆满了,于是这些老古董就没拆封。对于书籍总是不忍心丢掉的。意外重新打开这尘封的箱子,翻看这些老书,心里有种遇故知的感觉,很亲切。其中一本32开的

旗帜的尺寸和常用旗帜 研究生院院旗图片

旗帜规格。我们日常所见的旗帜,除特殊要求外,习惯上用号型表示它们的规格。具体尺寸如下:1#旗 288cm × 192cm;2#旗 240cm × 160cm;3#旗 192cm × 128cm;4#旗 144cm × 96cm;5#旗 96cm × 64cm; 6

图片素材刘禹锡图片/《望洞庭》背景资料 刘禹锡望洞庭赏析

刘禹锡图片/《望洞庭》背景资料刘禹锡:字梦得,洛阳(今河南洛阳市)人。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刘禹锡的诗以律、绝为工,格调高亢,意向概括,气骨桀骜,乐府小章尤为著名。他与柳宗元、白居易交游、唱和,并称为“刘柳”与“刘白”。白居易称他为“

再读山口百惠的《苍茫时刻》 山口百惠 苍茫的时刻

和现在的娱乐圈比,我青春时代的电影人,实在是少而又少,可是却清新得不能再清新。那时候十分迷恋三口百惠,特别是在她息影后,出了一本《苍茫时候》,我更是如获至宝地买来,回到家,不考虑高考前作业的压力,迫不及待在一晚上把全书看完,和她一起回

声明:《雪域狮子旗图片 《苍茫雪域图》赏析》为网友倍儿棒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