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莲英墓出土文物图片 物道|李莲英当年就是靠它,得到了慈禧的垂青


李莲英墓出土文物图片 物道|李莲英当年就是靠它,得到了慈禧的垂青



皇室专供的黄杨木梳

文 | 物道


古往今来,无论是声名显赫的高贵名流,还是日出而作的平民布衣,都离不开一把好梳子。一把木梳,如同一个饭碗,一把勺子一样在人们的生活里扮演着平凡无奇的角色。从不张扬,也张扬不起来。然而古人却反而对这种身边的物件格外重视。他们历尽千辛万苦,有时候也许只是想找一块上好的木材做一把木梳。他们用一天的时间反复打磨手里的木头,也许也只是为了做一把木梳。


许是与中国自古就有的“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这一说法有关。在古代,除了尼姑和和尚,余下的男人女人几乎都是一袭长发。因而不只是闺中女子会对镜细细梳发,男子也同样要心灵手巧,会自己盘发。而木梳作为每日都要用到的贴身物件,自然倍受古代能工巧匠的重视。


李莲英的一双巧手


民间木梳种类繁多,譬如绿檀,黑檀,桃木,红木,枣木等。其中黄杨木为公认的制梳首选。据《本草纲目》载:"世重黄杨,以其无火"、"其木紧腻,作梳、剜、印最良"、"清热、利湿、解毒"。换作如今的说法,就是黄杨木梳可杀菌止痒,利于头发生长。


既然是梳中极品,自然是要供给皇家使用的。听闻当年的慈禧因日夜操劳而掉发过多,于是常常会为掉了一根头发而怏怏不快甚至迁怒于人,身边的宫女、太监们每日诚惶诚恐。聪明过人的太监明白太后惜发如金的心思,于是他特意挑选了黄杨木梳为太后梳头,每日为慈禧梳三次头,细梳、勤梳、精梳,交替进行。


李莲英格外心灵手巧,梳的时候能做到一根慈禧的头发都不会掉。而且李莲英用到的黄杨木梳会分泌一种油,用它梳头能滋润头发、乌黑光泽。在李莲英的伺候下,慈禧的头发愈来愈黑亮柔美,于是对李莲英更加宠爱。


木里有乾坤


黄杨是一种名贵木材,民间有“鸟中之王称凤凰,木中之王为黄杨”之说。医书上说“黄杨能治头痛病”。所以用黄杨木梳梳头,防病治病,早已盛行于民间。它们一般生长在悬崖峭壁,生长极为缓慢,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才能成材,其中只有200年以上甚至上千年的才可以用来做木梳,别的只能沦为制成一些把玩的小件。


黄杨木梳采用名贵的黄杨木精制而成。制梳艺人善于选料,因料施艺,制成鲤鱼梳、竹节梳,半圆梳、猪心梳等式样,款式新颖,古朴典雅,早在清代就得到王公贵族的赞赏,有“宫梳”之称。


黄杨一梳难求


在四川,有一位只做黄杨木梳的陈姓师傅。他从18岁开始做梳,祖上六代均为木梳手艺人。他的木梳全部使用黄杨木为材料,不使用其他任何材料。“清朝时期,有位先祖做的梳子还入过皇宫。”


初看陈师傅做的黄杨木梳,虽看起来微黄温润,却窥不到更多让人感觉是“奇梳”的端倪。然而内行的人恐怕才知道,这些木梳外表平凡无奇,却异常珍稀。现在外面很多号称“黄杨木梳”的店多是用“水黄杨”制木梳,而不是陈师傅用的这种真黄杨。能被陈师傅看的上的黄杨木,往往“可遇不可求”,有时他们进山找了四五天,可能也才能遇到一颗而已。一把真正的黄杨木梳的可贵,可见一斑。


朝如青丝暮成雪


世间万物,皆为人设。草木之性,自古便常被文人自拟品性。如王安石形称“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的梅花为 “花中君子”;李渔则称守困厄而无怨的黄杨木为“木中君子”。


为对得起黄杨木这种世上难寻的好木,制黄杨木梳的工匠多半会选择全手工打磨。一把木梳的每一根梳齿,每一个棱角,全都是亲手磨制。有人常说手工是多此一举,殊不知只有工匠师傅亲自打磨的黄杨木梳,才能做到“一疏到底,不打一结”。


一把纯手工的黄杨木梳,至少需要20多道工序。即使是有多年经验的老师傅,想做出一把上好的黄杨木梳,也要不间断打磨上四、五个钟头。古人曾用“朝如青丝暮成雪”来形容时间易逝,可他们却愿意用漫长的时间打磨一把一把穿过青丝的木梳,这种在时间面前泰然处之,用心珍惜度日的态度,也许就是“中国人骨子里的大气”。

文字为物道原创,图片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点击原文,查看《它一头挑起人间生计,一头挑起天地良心》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28551/55629418626.html

更多阅读

李莲英与小德张 李莲英用嘴伺候慈禧

李莲英与小德张凉月轻风清末著名权阉李莲英在家乡置地三十六顷,珠宝金银不可胜计,并在北京购置房产七八处。慈禧死后,李莲英出宫。此后,李莲英一直住在护国寺棉花胡同的一所自家宅院内,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一天,李莲英突然接到一张请帖

李莲英和电视剧《大太监》 大太监李莲英迅雷下载

最近TVB的电视剧《大太监》热播,关于李莲英的讨论就多了。有的人说这个电视把李莲英和慈禧塑造成正面人物,颠覆了历史。其实我觉得历史评价对慈禧和李莲英有点不公平,历史并非都是公正的,只不过是为上层建筑的利益服务而已。姑且不说慈

重解李莲英之死 李莲英死亡之谜

在上世纪六十年代的那场“大革命”中,北京海淀区原六一小学附近,有一座大墓为人们所发掘,经专家考证为晚清大太监李莲英之墓。而开棺时的情景,令所有在场的人为之惊讶,棺中只有一颗头骨而没有躯干,也就因此而断定,李莲英系非正常死亡。而此

大太监李莲英 电影 大太监李莲英怎么死的,李莲英死亡之谜

清末大太监李莲英,原名李进喜,慈禧太后赐名连英,俗作莲英。是清王朝慈禧时期的总管太监,陪伴慈禧太后近五十三年。是清末最有权势的宦官。亦是第一个叫慈禧太后为“老佛爷”的人。民间传说,李莲英来到北京,由于掌握了一套梳理新发型的

声明:《李莲英墓出土文物图片 物道|李莲英当年就是靠它,得到了慈禧的垂青》为网友基哆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