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国Rh阴性血型,即稀有血型人群可以达到400万人,而据中国稀有血型联盟不完全统计,我国知道自己是“熊猫血”并且记录在册的不足4万人,这意味着超过九成的稀有血型者不自知,一旦他们出现意外急需输血,就会面临危急时刻。中国稀有血型联盟计划下个月在北京等城市举行稀有血型免费检测活动,给“熊猫血”活体血库扩容。
在人类已知的血型系统中,除ABO之外,还有Rh血型之分,Rh血型系统分为Rh阳性和Rh阴性。在我国,Rh阴性血型算是稀有血型的一种,在汉族中及大多数民族中的比例大约只有千分之三,通常人们也将Rh阴性称为“熊猫血”。
“熊猫血”们并非都了解自己的血型。稀有血型者一旦需要输血,难以及时找到同血型的人,找血难、找血慢使得他们可能面临手术延期、治疗延误,甚至危及生命。北京此前就曾出现过稀有血型的产妇剖宫产出现大出血,急需输血,结果因为之前没做产检,不知道自己是稀有血型,医院这种血液储备量不够,产妇生命垂危却没有合适血浆。后来在稀有血型联盟的联络下,两三个小时内,联盟中十多位“熊猫血”志愿者赶到医院无偿献血,这位产妇才转危为安。
记者昨天从中国稀有血型联盟获悉,该民间组织计划于今年4月份,在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等城市开展各1000人次的免费血型普查活动,扩大“熊猫血”的“活体血库”。足够的群体基数,能够提高中国稀有血型联盟的救助范围和救助效率,能够实现“熊猫血”资源的合理调配和可持续高效利用。检测重点人群包括在校大学生;熊猫血高发人群,如联盟成员家属;普通民众,即通过网络宣传等得知并报名的人群,包含备孕人群等。目前正在招募愿意参与的医疗机构。
组织方表示,这次活动将计划每年开展一次,其更长远的意义在于引起全民对血型检测的关注,关注自己和家人的血型,呼吁全民血型检测,让更多“熊猫血”发现自己,遇到危机时能及时得到他人帮助,当别人有需求时可以捐血挽救他人。
新闻追踪
如何知道自己是“熊猫血”?
实习生 宗博远 本报记者 方芳
大多数人都知道自己的血型,但是不是Rh阴性,却很少有人查过。不管是每年的健康体检,还是感冒到医院验个血常规,我们都能看到白细胞指标如何、红细胞如何,却并不知道自己是否是稀有血型。
中国稀有血型联盟负责人介绍,目前知道自己是否为稀有血型的几个主要渠道包括无偿献血、士兵体检、孕检、手术用血时等几个途径。那么,检测稀有血型到底难不难?记者连日走访了多家医院,一探究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