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九曲棹歌 朱熹九曲棹歌主要内容是什么

朱熹九曲棹歌主要内容是什么

“武夷山上有仙灵,山下寒流曲曲清。欲识个中奇绝处,掉歌闲听两三声。”——节选自《九曲棹歌》。全诗共有二十句,每两句一个意思。开头两句是说武夷山上应该有神仙,山下流着清澈的溪水。这里有何妙处,请听我慢慢道来。

《九曲棹歌》书法图片

第三、四句说的第一曲,青色的山峰投影在溪水里,山峰叫大王峰,大王峰左边是幔亭峰,传说神仙踩着彩虹桥,聚集在这里,如今没彩虹桥,只留下翠色欲滴的青山。

第五、六句说的是第二曲,此处的山峰叫做玉女峰,像一位亭亭玉立的女子,女子在溪边是为谁整理容颜呢?传说玉女峰和大王峰是苦苦相恋的情人,修道之人听了都会难为情。

第七、八句说的是第三曲,那里留着架壑船,停在这里已经很多年,传说是仙人在此修炼,成仙后就把船留在了这里。

第九、十句说的是第四曲,溪水的两边都有岩石,岩石上长出的青苔垂下来,如同金鸡的羽毛,传说这里有金鸡,但是没人见过金鸡,只看见一潭碧绿的溪水。

朱熹九曲棹歌 朱熹九曲棹歌主要内容是什么

第十一、十二句说的是第五曲,这里的云最厚、山最高,像笼在烟雾里,山林中的朱熹没人认识,只听见船夫摇船的声音。

第十三、十四句说的是第六曲,这里最为清静,溪水环绕着苍翠的山峰,落花的声音很轻,连山上猴子听见了都不害怕。

第十五、十六句说的是第七曲,坐着小船到这里,溪水还是那么绿,回头看见身后的山峰还是那么雄伟,想起昨晚山上下的雨,觉得此处的山泉都是凉幽幽的。

接下来是第八曲,这里快要出山口了,这里的景色很普通,溪水变得很急,再厉害的人都游不上来。

最后两句是第九曲,这里就出山了,突然间天地开阔,一马平川,真的是别有洞天。

朱熹与丽娘讲述了什么故事

《朱熹与丽娘》是黄梅戏连续剧,该剧一共五集,在播出后受到广大观众朋友的喜爱,一段时间成为大家追捧的热剧。该剧也连续斩获了第九届“飞天奖”、第七届“金鹰奖”和“攀枝花奖”,成为黄梅戏中的经典。

朱熹与丽娘画报

这部剧讲诉了理学家朱熹和寡妇胡丽娘之间的爱恨情仇。胡丽娘与丈夫柳公子早年订过婚姻,可不幸柳家公子夭折,胡丽娘根据当时社会的传统就成为未嫁的寡妇。而这一切都是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的礼教所致,胡丽娘不甘心当一辈子寡妇,母亲劝说丽娘在柳家守寡,还说出自己就是当年那个被诬与太守有染的严蕊,朱熹听信谣言,将太守革职,判严蕊入狱。

听过这件事后,胡丽娘对朱熹更加恨之入骨,决定报复朱熹。于是胡丽娘利用美色勾引朱熹,朱熹面对如此年轻美丽的女子自然动心,于是两人坠入爱河。时间一久,胡丽娘渐渐爱上了朱熹,还为朱熹产下一子,胡丽娘慢慢放下心中的恨,转化为对朱熹的爱。不料,胡丽娘的身份被人识破,这段姻缘必定会遭到反对,丽娘为保护朱熹的名节,最后引火自焚。这件事给朱熹带来沉重的打击,自己创制的“天理”却葬送了自己的爱情,他一生都在悔恨和悲伤中度过。

《朱熹与丽娘》的故事告诉我们任何压制人本性的道德枷锁连理学倡导者都是无法遵守的,更是无能为力的。

朱熹读音是什么

朱熹,读音zhū xī,他是南宋时期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哲学家,诗人,被后世尊称为朱子,因为他是研究孔子经典学说的儒家集大成者,作为唯一的非孔子亲传弟子,配享孔庙,这对于古代的文人是最高的礼遇。

朱熹 像

朱熹生于南宋时期,父亲也是一名文人官员,在朱熹年少时病逝,把朱熹托付给自己的几个好友抚养,朱熹非常有天赋,在几个父亲的文人朋友教导下,聪慧上进,18岁就考中进士,平步青云,做到了给宋宁宗讲学的位置,已经是古代一个文人能在朝廷上做得最高的官位了,非常有前途,不过,朱熹的政治理念和当时的朝廷主流不和,在外交上,朱熹主张抗金,在民生治理上,主张随田征税,在社会风俗上,他主张兴教求真,不要追求仙佛之道,大肆捐佛建庙等,受到了一批顽固保守派的排挤, 只在朝廷做官仅仅46天,便请辞归乡。

朱熹讲究的孔子义理之说,是一个已具完整模型的哲学体系,他主张理气说,动静观,已十分具有后世的辩证论雏形,而且现如今我们所说的四书,就是从朱熹那提出的,他把古代的儒家经典《大学》《中庸》《春秋》《论语》,这四本书统统做了集注说解,这就是著名的《四书章句集注》,这本书后来成为封建统治阶级钦定的科举考试的教科书,深深影响的中国古代的文人求仕的命运,直至1902年清朝废除科举,《四书章句集注》才退出历史舞台

朱熹的诗词介绍

朱熹博学多才,在诗词方面留下不少名言佳句,为中国古诗词文化的研究提供了客观的素材。朱熹现存作品种类还是很丰富的,其中最著名的是《四书章句集注》,这本书及四书五经于一体,是理学的名著,为朱熹儒学体系的的基础,对中国封建社会的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朱熹雕像

朱熹的诗都富有生机、字字珠玉,有《春色》、《观书有感》、《泛舟》、《九曲棹歌》、《题榴花》、《偶题》、《水口行舟》、《西江月》等。其中《观书有感》和《春色》是最脍炙人口的佳作,《观书有感》的原文是: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后两句是点睛之笔,不仅是人们所熟知的,也是非常具有哲理的名句。这首诗是作者借景喻理,像明镜一样的池塘水,清澈见底,是因为有源头活水不断地注入。它的寓意是人们只有不断的学习和获取新知识,才能提高自己的思想。

朱熹的词有《浣溪沙》、《好事近》、《满江红》、《南乡子》、《念奴娇》、《菩萨蛮》、《水调歌头》、《忆秦娥》、《鹧鸪天》等,他的词不仅酣畅淋漓,而且构思精巧。其中最具特色的是《菩萨蛮》,原文是:晚红飞尽春寒浅。浅寒春尽飞红晚。尊酒绿阴繁。繁阴绿酒尊。老仙诗句好。好句诗仙老。长恨送年芳。芳年送恨长。这首词两两互相颠倒,读起来朗朗上口,十分自然,可以看出朱熹用词技巧颇高。

朱熹治家格言是什么

南宋朱熹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哲学家、文学家,其主要思想是以“理学”为主,对“周易”等学说也有研究,是在孔、孟之后,又一儒学大师,使儒学的发展到达一个新的高度。

《朱子家训治家格言》

朱熹一生志不在仕途,而专注于做文章,四处讲学,著作无数,具有代表性的有《四书章句集注》、《晦庵词》、《朱子语录》等。后世所流传的“治家格言”出自《朱子家训》,是清朝时期朱柏庐所作,但也有人认为此书是南宋朱熹所做,一方面是因为出处是《朱子家训》,原题又是《紫阳朱子家训》,而紫阳恰好是朱熹的别号;另外一方面是因为朱伯庐是朱熹的嫡系子孙,如果猜测是朱熹流传下来的,也不无道理。

《朱子家训》以“修身、齐家”为宗旨,收集了儒家做人处世的方法,思想根基深厚,含义博大精深。“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家门和顺,虽饔飧不继,亦有余欢,读书志在圣贤,为官心存君国。守分安命,顺时听天。为人若此,庶乎近焉”,全文用词通俗易懂,朗朗上口,崇尚节俭,从家庭小事之细节,到接人待物之礼节,再到祭祀、婚丧一应尽有,还阐述了为商、为官之道,父母兄弟,礼仪伦常,教导人不要嫌贫爱富,孝敬老人,做事要谨慎,要知道感恩,对于后人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养成都有积极作用,也是中国自古以来的传统美德,至今仍然具有很好的导向作用。

朱熹后人都有谁

朱熹,南宋时期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诗人,精通经史文律,是一个全才,在少年18岁时即高中进士,一腔热血想要报效国家,却不受当时南宋政治氛围所容,一生仕途坎坷。但是在做学问方面,一生成就显著,是唯一一个非孔子亲传弟子而配享孔庙的人,他所研究的程朱理学成为了后世封建君主的官方哲学,编著的《四书章句集注》更是被钦定为后世科举考试的官方教材。

朱熹后人拜祭先祖

朱熹后人在世的有几十万之众,主要集中生活在浙江,安徽,江西等地,来自朱熹后代的不同脉系。在朱熹的诞辰日,在新闻媒体上都能见到各地的朱熹后人们,拜祭先人的报道,而且地域分布极广,拜祭的习俗也不一样,就比如,广东顺德某地,朱熹后人以百余只猪头祭奠先祖朱熹,在朱熹后人建造的祠堂内,先祖画像前一排一排的摆放,每一个猪头代表一家朱熹后人,场面很是壮观,还要根据猪头的成色品相评选名次,这种祭祀方式生动有趣,只是不知为什么拜祭的供品要选为猪头,难道仅仅是因为姓朱吗?

根据正史考证,朱熹一生共有三个儿子,分别是朱塾、朱野、朱在,而对于传闻中的私生子并没有史实记载,而这三个儿子名下分支众多,子孙延绵不息,长子朱塾有两子四女,次子和幺女皆夭折,朱熹后人多出于二子三子这一脉系,然后经过长久的生息,因为战乱避祸等原因,各分支越来越疏远迁居, 现在全国各地都有分布朱熹后人。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28751/660081415055.html

更多阅读

朱熹《次韵雪后书事二首其一 》赏析 次韵雪后书事二首

朱熹《次韵雪后书事二首(其一)》赏析灵宝实验高中 尹学军说明:此文为原创,转载须注明。朱熹的《次韵雪后书诗二首(其一)》是今年高考全国新课标Ⅱ卷诗歌鉴赏的提供的阅读材料。原诗如下:次韵雪后书事二首(其一

宋代朱熹《朱子家训》全文翻译 朱子家训全文翻译注释

宋代朱熹: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云谷老人、沧洲病叟、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 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

三先生二朱熹张栻吕祖谦 春日 吕祖谦译文

朱熹(续)游密庵:欲觅仙洲路,须乘万里风。饮泉云出岫,卧岭月流空。永夜浑无寐,悲歌莫与同。起来残树影,清绝小楼东。闻蝉:悄悄山郭暗,故园庆掩扉。蝉声深树起,林外夕阳稀。熹伏蒙休斋先生惠诗见留:忽惊萧飒鬓毛秋,起向泉山觅旧游。盘谷门前泪

朱熹《观书有感》(二) 观书有感 朱熹

昨夜江边春水生,蒙冲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这首诗从字面上并不难理解。但朱熹诗的旨意并不仅仅是描绘自然的景色,而是借景物的描写表达一定的哲理。《宋诗鉴赏词典》是这样说的:“

声明:《朱熹九曲棹歌 朱熹九曲棹歌主要内容是什么》为网友老衲用飘柔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