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Q感悟录(061)
●古人云:大舍大得,小舍小得,不舍不得。紧握双手,什么都没有;打开双手,世界就在手中!从小到大,我们受到的教育都是如何努力、如何坚持、如何永不言弃。其实,很多时候,我们更需要学会如何放弃。
●不妨常常问一问自己:“我今天做了多少好事?我今天心里产生了多少慈悲心?是不是有嗔恨心?嗔恨心有没有显露出来?或是心中有嗔恨,但是没有显露出来?”我们一定要经常这样反省自己身、语、意的念头,因为只有努力的每天自我检讨,嗔恨心才会愈来愈少,慈悲心才会一点点增多,修行才会慢慢的进步。
●无论何时都不要去考虑别人用什么样的眼光去看你,更不要在心底对别人有所依赖,站在尘世的大地上,每一个人,每一个事物,都有自己存在的价值和位置,当你的心像别人倾斜时,你的身影已经倒下了,学会独立,加强内心,承受外在随时发生好坏事情的能力。改变自己,永远比去跟他人计较争执重要。
●此生不过几十年,谁也不知道下一秒是不是最后一秒,也不知道下一秒又会突然错过哪个人。宁愿做过了后悔,也不要错过了后悔。生活中的历练,让我们理解了责任,理解了这个社会能给我们的所有尊重;于艰难中,懂得了承受,懂得了坚定,慢慢地丰满我们自己。人生没有永远的悲伤,也没有永远的欢欣。
●平常心也是无心的妙用,心里想“要睡一个好觉”的人,往往容易失眠;心里计划着“要有一个美好人生”的人,总是饱受折磨。“外刚内柔”的人,一旦受到挫折,就容易走极端;外柔内刚的人,则会自我挣扎,难以放松。惟有内外都柔软,没有预设立场的人,才能一心一境,情景交融,达到一体心的境界。
●【人生四十二乐事】高卧、静坐、尝酒、试茶、阅书、临帖、对画、诵经、咏歌、鼓琴、焚香、莳花、踏青、候月、听雨、望云、瞻星、负暄、赏雪、看鸟、观鱼、漱泉、濯足、倚竹、抚松、远眺、俯瞰、散步、荡舟、游山、玩水、访古、诲人、寻幽、消寒、避暑、随缘、忘愁、慰亲、习业、为善、布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