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C。
47.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力下, 摩尔平动熵最大的气体是
(A) NO; (B) C3H6; (C) CO2; (D) N2; (E) CH3-CH3.
qt0Ut0??Nk知平动熵与平动配分函数有关,而平动配分函 答案:C。由St?NklnNT
?2?mkT?数qt???2?h?3/2V,可见质量大者配分函数亦大,平动熵亦大。
48.1mol 双原子分子气体, 当温度由 T1升至T2时, 假定转动惯量不变, T2=2T1, 系统的转动熵变为
-1-1-1-1(A) 5.763J2K2mol; (B) 11.526 J2K2mol; (C) RlnT1;
-1-1(D) Rln(I2T1/? ); (E) 2.882 J2K2mol.
答案:A。转动熵为Sm,r?Rln(T/?r?)?R。
49.对于一种纯物质, 常见的熵概念有:量热熵、“绝对熵”、规定熵、标准熵、光谱熵、统计熵等等.在指定状态下, 下面的关系中一定成立的是
(A) 标准熵=统计熵=“绝对熵”, 量热熵=光谱熵;
(B) 量热熵=标准熵=统计熵, 规定熵=光谱熵;
(C) 光谱熵=规定熵=统计熵, 标准熵=量热熵;
(D) “绝对熵”=光谱熵, 标准熵=统计熵=规定熵;
(E) 统计熵=光谱熵,“绝对熵”=量热熵=规定熵.
答案:E
50.当粒子数目相同时, 定位体系的微观状态数(? 定 位)与非定位体系的微观状态数(? 非定位)之间的关系为
(A) ? 定位?? ? 非定位; (B) ? 定位 ?? ? 非定位;
(C) ? 定位 ? ? 非定位; (D) ? 定位 ?? ? 非定位;
(E) ? 定位 ? ? 非定位.
答案:B
51.宏观测知的某种物理量实际上是相应微观量的
(A) 算术平均值;(B) 几何平均值;
(C) 综合反映; (D) 统计平均值或时间平均值.
答案:D
52.对于一个总微观状态数为? 的热力学平衡体系, 它的某一个微观状态出现的概率为
(A) 1/? ; (B) ln? ; (C) ? ; (D) exp(? ).
答案:A
53.等概率原理只适用于
(A) 非孤立体系; (B) 处在平衡状态的孤立体系;
(C) 未达到平衡的孤立体系;(D) 处在平衡状态的非孤立体系;
(E) 近平衡的孤立体系.
答案:B
54.在298.15K室时, 对于CH3D气体的熵值, 应有
(A) 量热熵 ?? 统计熵;(B) 量热熵 ? 统计熵;
(C) 量热熵 ?? 统计熵;(D) 量热熵 ? 统计熵;
(E) 量热熵 ? 统计熵.
答案:D
55.热力学第三定律的基础是
(A) Nernst 热定理;(B) 玻兹曼熵定律;(C) Dulong-Petit 定律;
(D) Debye 立方定律; (E) 晶体热容的Einstein 理论.
答案:A
56.对于一定量的某物质(物态不同), 其微观状态数的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A) ? (气) ? ? (液) ? ? (固); (B) ? (气) ? ? (液) ? ? (固);
(C) ? (气) ? ? (液) ? ? (固); (D) ? (气) ? ? (液) ? ? (固);
(E) ? (气) ? ? (液) ? ? (固).
答案:B
第九章 表面现象
1. 表面现象在自然界普遍存在,但有些自然现象与表面现象并不密切相关,例如
(A) 气体在固体上的吸附 (B) 微小固体在溶剂中溶解
(C) 微小液滴自动呈球形 (D) 不同浓度的蔗糖水溶液混合
答案:D
2. 液体的内压力和表面张力的联系与区别在于
(A) 产生的原因相同而作用点不同
(B) 产生的原因相同而作用的方向不同
(C) 作用点相同而方向不同
(D) 点相同而产生的原因不同
答案:B
3. 液体的附加压力和表面张力的联系与区别在于
(A) 产生的原因和方向相同而大小不同
(B) 作用点相同而方向和大小不同
(C) 作用点相同而产生的原因不同
(D) 产生的原因相同而方向不同
答案:D
4. 对于理想的水平液面,其值为零的表面物理量是
(A) 表面能 (B) 比表面吉布斯函数
(C) 表面张力 (D) 附加压力
答案:D。?p?2?
r对于平面,r→∞。
5. 表面张力是物质的表面性质,其值与很多因素有关,但是它与下列因素无关
(A) 温度 (B) 压力 (C) 组成 (D) 表面积
答案:D
6. 对弯曲液面上的蒸气压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大于平面液体的蒸气压
(B) 小于平面液体的蒸气压
(C) 大于或小于平面液体的蒸气压
(D) 都不对
答案:C
7. 常见的一些亚稳现象都与表面现象有关,下面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过饱和蒸气是由于小液滴的蒸气压小于大液滴的蒸气压所致
(B) 过热液体形成的原因是新相种子──小气泡的附加压力太小
(C) 饱和溶液陈化,晶粒长大是因为小晶粒溶解度比大晶粒的小

(D) 人工降雨时在大气中撒入化学物质的主要目的是促进凝结中心形成
答案:D
8. 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有许多不同之处,下面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物理吸附是分子间力起作用,化学吸附是化学键力起作用
(B) 物理吸附有选择性,化学吸附无选择性
(C) 物理吸附速率快,化学吸附速率慢
(D) 物理吸附一般是单分子层或多分子层,化学吸附一般是单分子层
答案:B。正确的说法是物理吸附无选择性,化学吸附有选择性。
9. 对于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的关系,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A) 即使改变条件,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也不能相互转化
(B) Langmuir吸附等温式只适用于物理吸附
(C) 在适当温度下,任何气体都可在任何固体表面上发生物理吸附
(D) 升高温度对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都有利
答案:C
10. 防毒面具吸附毒气而基本上不吸附氧气,这是因为
(A) 毒气通常比氧气密度大
(B) 毒气分子不如氧气分子活泼
(C) 一般毒气都易液化,氧气难液化
(D) 毒气是物理吸附,氧气是化学吸附
答案:C
11. Freundlish吸附等温式虽然对气体和溶液都适用,但有具体的条件限制,它不适用于
(A) 低压气体 (B) 中压气体
(C) 物理吸附 (D) 化学吸附
答案:A
12. 以下的说法中符合Langmuir吸附理论基本假定的是
(A) 固体表面是均匀的,各处的吸附能力相同
(B) 吸附分子层可以是单分子层或多分子层
(C) 被吸附分子间有作用,互相影响
(D) 吸附热与吸附的位置和覆盖度有关
答案:A
13. Langmuir吸附等温式有很多形式,而最常见的是ζ=bp/(1+bp) ,但它不适用于
(A) 多种分子同时被强吸附 (B) 单分子层吸附
(C) 物理吸附 (D) 化学吸附
答案:A
14. 溶液表面的吸附现象和固体表面的吸附现象的明显区别是
(A) 固体表面的吸附量大,溶液表面的吸附量小
(B) 溶液表面的吸附量大,固体表面的吸附量小
(C) 溶液表面可以产生负吸附,固体表面不产生负吸附
(D) 固体表面的吸附与压力有关,溶液表面的吸附与压力无关
答案:C
15. 涉及溶液表面吸附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溶液表面发生吸附后表面吉布斯函数增加
(B) 溶质的表面张力一定小于溶剂的表面张力
(C) 定温下,表面张力不随溶液浓度变化时,浓度增大,吸附量不变
(D) 溶液表面的吸附量与温度成反比是因为温度升高,溶液浓度变小
答案:C。可由吉布斯吸附公式???cd?看出。 RTdc
16. 表面活性剂在结构上的特征是
(A) 一定具有磺酸基或高级脂肪烃基
(B) 一定具有亲水基
(C) 一定具有亲油基
(D) 一定具有亲水基和憎水基
答案:D
17. 表面活性剂是针对某种特定的液体或溶液而言的,表面活性剂的实质性作用是
(A) 乳化作用 (B) 增溶作用
(C) 降低表面张力 (D) 增加表面张力
答案:C
18. 当溶液中表面活性剂的浓度足够大时,表面活性剂分子便开始以不定的数目集结,形成所谓胶束,胶束的出现标志着
(A) 表面活性剂的溶解度已达到饱和状态
(B) 表面活性剂分子间的作用超过它与溶剂的作用
(C) 表面活性剂降低表面张力的作用下降
(D) 表面活性剂增加表面张力的作用下降
答案:C
19. 使用表面活性物质时应当特别注意的问题是
(A) 两性型和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不能混用
(B) 阳离子型和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不能混用
(C) 阳离子型和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不能混用
(D) 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不能在酸性环境中使用
答案:B。若混用可能产生沉淀或降低其表面活性剂的作用。
20. 液体对光滑表面的润湿程度常用接触角来量度,下面的说法正确的是
(A) ζ= 0°时,液体对固体完全不润湿
(B) ζ= 180°时,液体对固体完全润湿
(C) ζ= 90°时,是润湿与不润湿的分界线
(D) 0°< ζ< 90°时,液体对固体润湿程度小
答案:C
21. 弯曲液面(非平面)所产生的附加压力
(A) 一定等于零 (B) 一定不等于零
(C) 一定大于零 (D) 一定小于零
答案:B
22. 微小晶体与普通晶体相比较,哪一性质是不正确的?
(A) 微小晶体的蒸气压较大 (B) 微小晶体的熔点较低
(C) 微小晶体的溶解度较小 (D) 微小晶体不稳定